人造石墨在廣義上是一切通過有機炭化、石墨化高溫處理得到的石墨材料。狹義上的人造石墨是以雜質含量較低的炭質材料為原料,再經過配料、混和、成型、炭化和石墨化等工序制作而成的固體材料,例如石墨電極等。與天然石墨相比,人造石墨的晶體結構更加完整,在強度、硬度、抗氧化、耐腐蝕、導電性等方面的性能更加優異。
根據成型方法不同,人造石墨大致可分為模壓成型、振動成型、等靜壓成型等;根據產品形態不同,人造石墨大致可分為粉末石墨、顆粒石墨等。目前,市面上常見的人造石墨產品主要有石墨電極、石墨陽極、石墨熱交換器、特種石墨等。
人造石墨在鋰離子電池、冶金、化學、機械等領域中獲得廣泛應用。其中人造石墨多用于生產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近幾年,我國新能源汽車、儲能市場快速發展,鋰離子電池作為一種十分重要零件,市場需求逐漸增長。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作為鋰離子電池的重要組成部分,可以起到儲存和釋放鋰離子的作用,市場得到快速發展。在此背景下,我國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產能規模逐漸擴大,產量有所增長。2023年,我國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的產量已經超過160.00萬噸。人造石墨作為生產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的重要原材料,市場需求隨之增長。
根據新思界產業研究中心發布的
《2024年人造石墨行業投資前景預測及投資策略建議報告》顯示,隨著我國鋰電池市場快速發展,人造石墨作為一種基礎原料,市場需求逐漸增長。在此背景下,我國人造石墨企業生產規模逐漸擴大,產量有所增長。2023年,我國人造石墨產量已經超過了120.00萬噸。
從進出口角度來看,我國人造石墨市場產量逐漸增長,進口量有所下降,出口量不斷提升。根據海關總署發布的數據顯示,2023年,我國人造石墨進口量為1.54萬噸,同比下降了19.45%;出口量為56.09萬噸,同比上漲了36.18%。
新思界
行業分析人士表示,我國規模較大的人造石墨企業主要有貝特瑞、翔豐華、杉杉股份、凱金能源、尚太科技等。其中,杉杉股份、貝特瑞等企業在我國市場中的占比較大,已經成為行業內領先企業。近幾年,我國人造石墨市場逐漸擴容,市場競爭更加激烈,未來市場份額逐步向優勢企業集中,市場集中度有望不斷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