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到端自動駕駛,指車輛通過使用單一深度學習算法,直接從傳感器輸入數據以學習如何執行駕駛任務的駕駛系統。端到端自動駕駛具備靈活性高、響應速度快、運行效率高等優勢,在乘用車以及商用車領域擁有廣闊應用前景。
端到端自動駕駛行業研究起步于上世紀八十年代末,美國卡內基梅隆大學科研團隊提出的ALVINN系統能夠利用神經網絡控制車輛。2017年英偉達聯合谷歌研究團隊推出NVIDIA PilotNet,其可基于學習微妙特征、可視化解釋以及直接編程,在各類復雜環境中駕駛車輛。2023年特斯拉推出了全球首個端到端自動駕駛系統FSD V12,預計于2025年推廣至全球市場。未來伴隨研究深入,技術進步,端到端自動駕駛行業發展速度將有所加快。
近年來,國家對于自動駕駛行業發展高度重視,已出臺多項相關政策,包括《關于公布智能網聯汽車“車路云一體化”應用試點城市名單的通知》、《深化智慧城市發展推進城市全域數字化轉型的指導意見》等。未來伴隨國家政策支持,我國端到端自動駕駛行業發展態勢將持續向好。
全球端到端自動駕駛主要布局企業包括英國Wayve以及美國特斯拉(Tesla)。在本土方面,隨著行業景氣度提升,我國端到端自動駕駛市場參與者數量不斷增長,主要包括巖山科技、小鵬汽車、華為、理想汽車以及小米等。小鵬汽車為我國首家實現端到端感知架構規模化生產的企業,其推出的端到端智駕大模型包含大語言模型XBrain、神經網絡XNet以及規控大模型XPlanner,產品極大提升了智駕系統的迭代效率。
根據新思界產業研究中心發布的《
2025年全球及中國端到端自動駕駛產業深度研究報告》顯示,雖然應用前景廣闊,但端到端自動駕駛行業發展仍面臨一定挑戰。一方面,現有主流車載芯片無法滿足端到端自動駕駛系統算力要求,芯片企業需加大優化硬件架構,提升芯片升級換代速度;另一方面,端到端自動駕駛需要通過輸入數據學習駕駛任務,其數據采集成本較高且標注難度較大。
新思界
行業分析人士表示,隨著國家政策支持以及技術進步,我國端到端自動駕駛行業發展前景持續向好。目前,我國端到端自動駕駛行業尚處于起步階段,仍面臨諸多問題亟待解決。未來伴隨本土企業持續發力,我國端到端自動駕駛市場空間將有所擴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