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無人系統,英文縮寫AUS,是具有自主感知、自主決策、自主執行等能力的智能系統,其目的是無需人工參與完成復雜開放動態場景任務。
根據新思界產業研究中心發布的
《2025-2029年中國自主無人系統(AUS)市場可行性研究報告》顯示,自主無人系統將導航、傳感、通信、人工智能、機器學習、計算機等技術融于一體,具備觀察、思考、學習、進化、決策等功能,可以單獨工作,也可以與其他系統協同工作。近年來,隨著5G通信、人工智能、物聯網等技術快速進步,自主無人系統研究取得突破性進展。
自主無人系統在軍事領域應用價值大。自主無人武器系統無需人員干預,具有高度自主能力,可以大幅減少決策過程中對人的依賴以及通信帶寬需求,能夠自主搜索、識別、評估、選擇目標,對目標進行定位、跟蹤、干擾、打擊等操作,可用于地面、空中、水下武器中,被科學家認為是“21世紀戰爭規則改變者”的技術之一。
在民用領域,自主無人系統可以應用在無人駕駛、無人機、無人船舶、工業自動化等方面。在無人駕駛中,自主無人系統的應用可以提升汽車的智能化程度,提高交通效率,改善出行體驗;在無人機中,自主無人系統可協助其在復雜環境中飛行,完成預設任務;在工業自動化中,自主無人系統可以進一步提高工業生產過程的自動化、智能化水平,提高生產效率、降低生產成本。
自主無人系統的運行機理復雜,目前發展依然存在挑戰。例如基于人工智能技術做出決策,其算法的可解釋性存疑;在復雜環境的復雜任務中,目標的精確獲取、識別與選擇;緊急任務中,不同系統之間的通信時延導致的任務失敗;協同任務時,多個系統目標不同或沖突;系統故障或受到攻擊時,可靠性、安全性的確保等。因此自主無人系統技術研究還在不斷深入。
2024年2月1日,我國國家發改委修訂發布的新版《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2024年本)》正式實施,在智能制造智能產品方面,將無人自主系統,智能人機交互系統列為鼓勵類項目。無論是從國防軍工發展需求來看,還是從工業自動化、無人駕駛、無人機等民用領域來看,我國無人自主系統均擁有巨大發展潛力,因此政府對行業發展極為重視。
新思界
行業分析人士表示,在我國,無人自主系統相關研究機構主要有安徽大學、東南大學、黑龍江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上海大學、湖南大學、清華大學、浙江大學、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北京航空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中國科學院沈陽自動化研究所等,例如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獲得了一項名為“一種基于遺傳進化的自主無人系統軟件配置項調整方法”的技術專利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