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能源管理(EPC)是一種用減少的能源費用來支付節能項目全部成本的節能合作方式,主要應用于節能類業務。在實際運行中,合同能源管理(EPC)服務企業與用能單位簽訂能源管理合同,并為用能單位提供一系列能源管理服務,如能源審計與診斷、項目節能改造、運行管理及監測、節能量測量及驗證等。
合同能源管理(EPC)產業鏈上游主要為工程服務、主機設備行業。其中,工程服務行業為合同能源管理(EPC)行業提供工程設計建設服務,主機設備行業供應余熱鍋爐、汽輪機、發電機等主機設備;合同能源管理(EPC)產業鏈中游主要提供節能效益分享型、節能量保證型、能源費用托管型三類能源管理服務,相關企業包括雙良節能、清新環境、天壕能源、中材節能、南網能源、金通靈、工大科雅等;合同能源管理(EPC)產業鏈下游為水泥、玻璃、鋼鐵、冶金、化工等有節能需求的行業。
合同能源管理(EPC)作為一種創新型節能服務機制,其行業發展受到政策支持。例如,《關于加快建立健全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經濟體系的指導意見》提出“進一步放開石油、化工、電力、天然氣等領域節能環保競爭性業務”;《關于印發“十四五”節能減排綜合工作方案的通知》明確表明鼓勵采用能源費用托管等合同能源管理模式、推行一站式綜合合同能源管理服務模式(涵蓋節能咨詢、節能診斷、節能設計、節能項目融資、節能改造、托管等)。
根據新思界產業研究中心發布的
《2025-2030年中國合同能源管理(EPC)行業應用市場需求及開拓機會研究報告》顯示,2020-2023年,得益于政策支持和市場需求的增加,中國合同能源管理(EPC)項目投資額不斷擴大。其中,2023年,中國合同能源管理(EPC)項目投資額同比增長2.8%。預計未來,隨著環保意識的提升和能源轉型的推進,國內合同能源管理(EPC)項目投資額將持續擴大。合同能源管理(EPC)下游應用領域也將進一步拓寬,從鋼鐵、化工等傳統領域滲透到新能源汽車、智能電網等領域。
新思界
產業分析人士表示,中國合同能源管理(EPC)行業起步較晚,與歐美國家相比,其市場滲透率較低,下游應用范圍相對較窄,隨著數字化技術和綜合能源服務理念的深入發展,國內合同能源管理(EPC)行業服務模式有望創新,其市場滲透率也將不斷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