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磁輻射控制,對各類產生電磁波的電氣設備采取相應控制措施,以減少電磁波泄露,從而降低對人類健康的危害以及對通信質量的干擾。
電磁輻射,主要是指發射或者泄露的電磁波,包括無線電波、微波、紅外線、紫外線、X射線等,頻率(波長)各不相同,其中泄露的電磁波會造成電磁輻射污染問題。在日常生活中,輸變電站、微波信號發射塔、廣播電視發射塔、雷達、通信基站等均存在電磁輻射污染問題。
根據新思界產業研究中心發布的
《2025-2030年中國電磁輻射控制行業市場深度調研及發展前景預測報告》顯示,隨著移動通信、衛星通信、高壓輸電等技術應用規模不斷擴大,電磁輻射產生量快速增加。從人類健康方面來看,波長越短的電磁輻射對人體傷害越高;從通信干擾方面來看,電磁輻射會干擾通信、導航系統,影響交通工具運行安全,同時也會干擾電子設備、儀器儀表等正常工作,影響工業安全。因此,電磁輻射控制技術開發與應用重要性突出。
電磁輻射控制技術主要包括屏蔽、接地、濾波、吸收等方法。屏蔽是利用屏蔽材料對輻射源進行屏蔽,通常采用導電金屬,利用金屬的吸收、反射損耗作用控制電磁輻射;接地是將射頻電流、高頻電流引流接地,避免屏蔽體產生二次輻射;濾波是指定頻率范圍的信號通過,攔截其他頻率信號,達到電磁輻射控制目的;吸收是利用吸收材料減少輻射源的直接輻射,可采用的材料包括金屬、石墨、塑料、橡膠、陶瓷等。
我國政府對電磁輻射控制行業發展極為重視。2015年1月1日,《電磁環境控制限值》(GB8702-2014)正式實施,規定防護限值的適用頻率范圍為100KHZ-300GHZ。2024年2月1日,《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2024年本)》正式施行,環境保護與資源節約綜合利用板塊中,將電網、信息系統電磁輻射控制技術開發與應用列為鼓勵類項目。
新思界
行業分析人士表示,受電磁輻射產生量快速增長、民眾健康環保意識不斷增強、各國政府推動等多重因素影響,全球電磁輻射控制市場規模持續擴大,僅從電磁屏蔽方面來看,預計2024-2030年,全球市場規模將以4.2%的年復合增長率增長。在全球范圍內,電磁輻射控制市場布局企業主要有萊爾德(Laird)、派克固美麗(Parker Chomerics)、諾蘭特(Nolato)等國外企業,以及飛榮達、鴻富誠、沃特股份、隆揚電子、誠豐新材等國內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