憶阻器又稱記憶電阻器,是繼電阻、電容、電感之后的第四種電路基本元件,可以表示磁通與電荷之間的關系。憶阻器具有記憶功能,阻值會隨流經電荷而改變,通過測定阻值,可計算出流經的電荷量。
憶阻器通常呈“三明治”結構,即金屬/絕緣體/金屬(MIM)單元結構,其中I為憶阻功能層,由離子導體構成,如鈣鈦礦、硫化物、二元氧化物、有機化合物等。憶阻器有多種工作機制,包括離子遷移機制、電荷轉移機制、熱化學反應機制等,其中離子遷移機制為憶阻器主要工作機制。
無機材料是迄今為止研究最廣泛的憶阻器材料,相比之下,有機高分子材料、生物材料研究較少。近年來,隨著環保要求提升、可降解需求釋放,基于生物材料的憶阻器受到廣泛關注,尤其是絲素蛋白(SF)基憶阻器,目前已制備出多種功能、增強憶阻性能的SF基憶阻器。
根據新思界產業研究中心發布的《
2025-2030年憶阻器(記憶電阻器)行業市場深度調研及投資前景預測分析報告》顯示,憶阻器具有存儲器、電阻器的特性,在數據存儲、生物醫學、人工智能、數據中心、邏輯運算、神經網絡、通信等領域具有廣闊應用空間。但作為新興元器件,憶阻器生產成本高、商業化程度低,目前市場規模較小,2024年全球憶阻器市場規模約1.5億美元。
技術創新、研發效率提升是推動憶阻器產業化的重要力量,近年來,國內外機構、企業均在積極研究開發憶阻器,包括意大利巴勒莫大學、美國內布拉斯加大學、惠普、英特爾、IBM、博世、富士通(Fujitsu)、清華大學、國防科技大學、福建師范大學、天憶時代、昕原半導體、億鑄智能、后摩智能等。
我國在憶阻器領域已取得眾多突破。北京大學楊玉超團隊研發出一種可支持多種工作模式的憶阻器,這種憶阻器能夠支持多種光學神經網絡,還能實現大規?芍貥嬕曈X計算硬件系統;福建師范大學李德力團隊開發出了采用銀/鉍(Ag/Bi)雙層電極結構的鈣鈦礦憶阻器,解決了傳統電極成本高、穩定性差的痛點。
新思界
行業分析人士表示,憶阻器市場潛力巨大,吸引了國內外眾多企業和機構布局,隨著研究深入、相關成果轉化,憶阻器正不斷從實驗室走向產業化,應用空間隨之擴大。近年來,憶阻器在材料設計、器件性能優化、應用拓展等方面取得了顯著進展,但作為新興元器件,憶阻器產業化發展仍面臨成本高、兼容性不足、缺乏標準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