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薄銅箔,指厚度在6微米以下的銅箔。極薄銅箔具備導電性高、輕量化、綠色環保、耐腐蝕等優勢,在電池制造、消費電子、儲能系統等領域擁有廣闊應用前景。
極薄銅箔制備方法包括電解法、化學沉積法、磁控濺射法等。電解法為極薄銅箔主流制備方法,陽極槽、陰極輥以及生箔一體機等為該法使用的主要設備。陰極輥主要用于極薄銅箔生箔工序中。在行業發展初期,我國陰極輥高度依賴進口,日本和美國為我國主要進口國。近年來,伴隨技術成熟度提升,我國陰極輥市場國產化進程有所加快,這將為極薄銅箔行業發展提供有利條件。
根據新思界產業研究中心發布的《
2025-2029年中國極薄銅箔市場行情監測及未來發展前景研究報告》顯示,極薄銅箔在眾多領域擁有廣闊應用前景,主要包括電池制造、消費電子以及儲能系統等。在電池制造領域,極薄銅箔可用作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負極集流體,能夠有效提升電池循環壽命以及充放電性能。隨著技術進步,我國動力型鋰離子電池行業發展速度有所加快。據國家工信部統計數據顯示,2024年我國動力型鋰離子電池產量達到826GWh。在此背景下,極薄銅箔市場需求將不斷增長。
我國極薄銅箔主要生產商包括諾德新材、嘉元科技、泰金新能、寶鑫科技等。諾德新材具備3-6微米極薄銅箔核心制備技術,產品在鋰離子電池制造過程中有所應用,寧德時代、中創新航以及比亞迪等大型鋰電企業為其主要客戶。據諾德新材企業年報顯示,2023年公司銅箔庫存量達到2834噸。
目前,我國極薄銅箔行業發展仍面臨一定挑戰。一方面,極薄銅箔通常以銅為原材料制得,近年來,受供需關系影響,銅價呈波動增長趨勢,這將為生產企業帶來成本壓力;另一方面,極薄銅箔對于表面粗糙度以及制晶粒度要求較高,生產難度較大,我國具備其高質量產品規模化生產實力的企業數量較少。
新思界
行業分析人士表示,極薄銅箔作為高性能銅箔,在電池制造領域需求旺盛。未來伴隨我國動力型鋰離子電池行業景氣度提升,極薄銅箔市場空間將得到進一步擴展。目前,我國極薄銅箔行業發展仍面臨諸多問題亟待解決。未來本土企業及相關科研機構需加大研發投入力度,以提升我國高質量極薄銅箔市場占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