儲能電芯是新型儲能系統的核心能量載體,作為電化學儲能技術的核心部件,主要通過電化學氧化還原反應實現電能的存儲與釋放,涵蓋鋰離子電池、鈉離子電池、固態電池等技術類型。其具備能量密度高、循環壽命長、響應速度快等核心特點,直接決定儲能系統的安全性、經濟性與運行效率,是支撐新型電力系統穩定運行的關鍵基礎器件。
根據新思界產業研究中心發布的
《2025-2029年全球及中國儲能電芯行業研究及十五五規劃分析報告》顯示,在全球能源轉型加速與儲能規模化需求驅動下,儲能電芯市場實現爆發式增長。2025年上半年全球儲能電芯出貨規模達到240.21GWh,同比增幅高達106.1%。這一增長主要得益于中國、歐洲、北美等地區對可再生能源配儲的強制性政策推動,以及電芯成本持續下降帶來的市場擴容。分區域看,中國作為核心生產與消費國貢獻主要增量,歐美市場依托政策補貼保持高速增長,中東、南美等新興市場則開始批量釋放需求。
受益于國內新型儲能裝機量的快速增長,我國儲能電芯產量在全球市場中占據絕對主導地位,成為全球產業鏈的核心生產與供應基地。在技術方面,我國儲能電芯行業也有較大突破:大容量電芯已成為行業主流,多家頭部企業相繼推出超大容量電芯產品,有效降低儲能系統整體成本;鈉離子電池加速推進產業化進程,相關企業已規劃大規模量產計劃,成本優勢顯著;固態電池研發持續取得進展,半固態電池相關項目已啟動建設,為技術落地奠定基礎。產業鏈呈現明顯的頭部集聚特征,少數龍頭企業憑借技術與產能優勢,在全球出貨份額中占據主導地位。
細分技術路線中,鋰離子電池仍保持絕對主導地位,在儲能電芯整體出貨中占比極高,其中磷酸鐵鋰電池因兼具安全性與經濟性優勢,在電力儲能領域應用最為廣泛。鈉離子電池憑借獨特的低溫性能優勢,成為最具潛力的替代技術路線,已開始在北方地區風光儲項目中開展試點應用。固態電池則重點聚焦高安全需求場景,目前正處于技術驗證向示范應用過渡的關鍵階段,預計未來將逐步實現規模化應用。
新思界
產業分析人士認為,當前儲能電芯行業正從政策主導轉向“市場需求牽引+技術創新支撐”的雙輪驅動模式,未來成長空間廣闊;需求端,全球可再生能源配儲、AI算力中心備電、工商業峰谷套利等場景持續釋放動能,預計未來幾年全球市場規模還將持續擴大;投資機遇集中在掌握大容量鋰電核心技術的企業、鈉離子電池材料供應商及海外產能布局領先的龍頭企業,寧德時代、億緯鋰能、海辰儲能、國軒高科等代表企業在技術研發與海外拓展中表現突出;盡管行業面臨海外關稅壁壘、技術迭代壓力等挑戰,但長期來看,隨著技術成熟與成本下降,仍將保持高速成長態勢。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