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紡織指以苧麻、亞麻、大麻和黃麻等為主要原料進行的紡、織生產活動。麻紡織物種類多樣,包括苧麻織物、亞麻織物、麻棉混紡交織織物、毛麻混紡織物以及絲麻混紡織物等。麻纖維由于具有良好色澤、透氣性甚佳、纖維強韌細膩等優點,因此常被用來制作服裝、購物袋、工藝品以及外輪船舶用品等。
根據新思界產業研究中心發布的《
2022-2027年麻紡織行業深度市場調研及投資策略建議報告》顯示,我國麻紡織歷史最早可以追溯到遠古時代,但近年來,受產業轉型以及勞動力成本增加等因素影響,我國麻紡織物產量有所下降,2021年我國苧麻布產量約為6340.7萬米,同比下降31.2%。苧麻布產量下降導致我國麻紡織行業規模以上企業平均產值及資產增長放緩,2021年我國麻紡織行業企業平均產值14586.1萬元,同比增長11.7%;麻紡織行業企業平均資產11890.5萬元,同比增長3.5%。
麻紡織產業鏈上游為原材料供應,包括苧麻、亞麻、大麻和黃麻等,我國以種植亞麻和苧麻為主,但適宜種植區域較少,亞麻種植集中分布于東北地區與新疆,苧麻種植集中分布于湖南、四川、湖北、江西四省;中游為麻紡織物加工制造,包括苧麻織物、亞麻織物以及麻棉混紡交織織物等;下游主要為應用領域,包括服裝、家用紡織品和產業用紡織品等各個領域。
受原材料價格上漲以及地域限制等因素影響,近年來,我國麻紡織行業原材料進口依賴度較高,使我國麻紡織行業發展受阻,以亞麻為例,2021年我國進口櫛梳/未紡制亞麻345.8噸,進口金額達70.1萬美元;2021年我國出口櫛梳/未紡制亞麻30.0噸,出口金額達36.4萬美元。
近年來,政府不斷提倡節能環保理念,并出臺眾多相關政策,這對我國麻紡織行業發展具有促進作用,2021年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印發《紡織行業“十四五”綠色發展指導意見》明確指出,要推動我國紡織行業綠色低碳循環發展,促進行業全面綠色轉型。
新思界
行業分析人士表示,隨著我國經濟快速發展以及消費結構升級,綠色消費觀念開始興起,我國消費者越來越傾向于購買具有環保健康材質的服裝、家紡等用品,麻紡織物需求量將不斷提升。國家政策支持為麻紡織行業帶來新機遇,利用產品優勢與低碳環保相結合,將為我國麻紡織市場帶來廣闊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