負碳纖維是一種新型纖維,通常由環保負碳材料制成,如第三代纖維素生物聚合物、工業廢氣中的二氧化碳等。負碳纖維具有環保、綠色、低碳等特點,是實現紡織行業碳中和、碳達峰的重要治理方式,隨著環保要求趨嚴,負碳纖維應用前景廣闊。
目前我國已成為全球第一大紡織制造、出口和消費國家,纖維市場需求空間廣闊。根據中國化纖協會數據顯示,2023年我國化纖產量同比增長8.5%,達6872萬噸。在雙碳背景下,紡織行業越來越注重低碳綠色發展,纖維作為其源頭材料,減碳需求迫切,負碳纖維市場發展空間廣闊。
根據新思界產業研究中心發布的
《2024-2028年全球負碳纖維行業深度市場調研及重點區域研究報告》顯示,負碳纖維潛在應用廣泛,除服裝紡織品領域外,負碳纖維在醫學、新能源、柔性顯示、電子電氣、包裝容器、污水處理、建筑、汽車制造、防護裝備、航天航空、高溫防護等領域也存在極大應用潛力。但作為新型纖維,目前負碳纖維產業結構尚未形成,產業仍處于摸索期。
負碳纖維制備技術涉及到直接空氣二氧化碳捕集、二氧化碳提純、二氧化碳高效轉化、二氧化碳液化、二氧化碳利用等技術。在全球市場上,負碳纖維作為纖維未來升級方向,市場關注度正不斷提升,相關布局企業包括HeiQ海屹科全資子公司HeiQ AeoniQ LLC、PrimaLoft與Origin Materials、盛虹控股集團牽頭組建的國家先進功能纖維創新中心等。
HeiQ AeoniQ LLC公司的負碳纖維素紗由第三代纖維素生物聚合物生成,2022年已經進入試生產階段,該負碳纖維素紗可作為聚酯、尼龍纖維的通用替代品。2022年HeiQ AeoniQ LLC公司與HUGO BOSS聯合,進一步完善負碳纖維素紗的可持續一體化商用體系。在國內,國家先進功能纖維創新中心正在開發負碳纖維項目,即將工業廢氣中的二氧化碳捕捉、提純、液化后,得到“會呼吸”的負碳纖維。
新思界
行業分析人士表示,負碳纖維具有環保、綠色、可持續等特點,可替代石油、天然氣等資源來源的化學纖維,未來在紡織服裝、防護裝備等領域應用前景廣闊。在雙碳背景下,纖維行業發展正不斷從低碳或零碳向負碳方向發展,負碳纖維布局企業也不斷增加,在相關企業積極布局下,未來負碳纖維有望逐漸實現大規模商業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