殼聚糖基復合材料是以殼聚糖為主要原料,通過物理改性、化學改性和生物修飾等方法獲得的多功能復合材料。作為生物復合材料,殼聚糖基復合材料具有功能豐富、環境友好等特點,在食品包裝、污水處理、生物醫學、電鍍、紡織、印染、制革、化工等領域具有廣闊應用前景。
殼聚糖又稱殼多糖、幾丁糖,是甲殼素在堿性條件下脫乙酰基制得的一種多糖類物質。殼聚糖是自然界中第二大生物資源,數量僅次于纖維素。我國水產品養殖規模及產量位居全球首位,殼聚糖主要原材料供應充足,基于此我國已成為全球殼聚糖主產國之一。殼聚糖原材料供應充足、殼聚糖工業規模擴大,為殼聚糖基復合材料生產及應用奠定了基礎。
根據新思界產業研究中心發布的《
2024-2029年中國殼聚糖基復合材料行業市場深度調研及發展前景預測報告》顯示,殼聚糖基復合材料類型多樣,其中單寧/殼聚糖、殼聚糖/膠原、殼聚糖/聚乙二醇、殼聚糖/淀粉等復合材料制備技術已趨于成熟。新型殼聚糖基復合材料,如納米羥基磷灰石/殼聚糖、金屬硫化物/殼聚糖、鉍基半導體/殼聚糖、金屬有機框架/殼聚糖、納米零價金屬/殼聚糖等復合材料研究在不斷加強。
殼聚糖基復合材料可制成薄膜、納米纖維、納米顆粒、微球等形狀,其中殼聚糖基復合薄膜可通過溶液流延法、層層擠出法、靜電紡絲法等方式制備,溶液流延法是殼聚糖基復合薄膜主要制備方法。相比于純殼聚糖基薄膜,殼聚糖基復合薄膜具有力學性能好、抗氧化能力強、抗菌性高等優勢。
殼聚糖基復合材料應用前景廣闊,相關研發熱情較高。我國殼聚糖基復合材料相關科研單位及企業有臺州學院環境工程技術研究所、香港理工大學、廣東科學院生物與醫學工程研究所、江南大學、海斯摩爾生物、青島博益特生物等。隨著研究深入,我國已取得多項殼聚糖基復合材料相關專利,為殼聚糖基復合材料實際應用提供了技術基礎。
新思界
行業分析人士表示,作為生物復合材料,殼聚糖基復合材料類型多樣、功能豐富,在污水處理、食品包裝、生物醫學、紡織等領域具有廣闊應用前景。我國在殼聚糖基復合材料的原材料供應、技術儲備等方面已具有一定實力,隨著新型、納米化殼聚糖基復合材料研究深入,殼聚糖基復合材料應用空間將持續擴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