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琥珀酰亞胺(Polysuccinimide,PSI)是一種以琥珀酸酐為主要原料合成的可生物降解高分子材料,具有優異的耐熱性、化學穩定性及環境友好特性。其分子結構中含重復的酰亞胺環,可通過水解反應轉化為聚天冬氨酸(PASP),廣泛應用于水處理、農業緩釋肥、生物醫藥及綠色包裝等領域。
根據聚合度和功能化改性差異,聚琥珀酰亞胺(PSI)產品可分為工業級(用于阻垢劑、土壤改良劑)和高純度級(用于藥物載體、醫用敷料)。近年來,隨著環保政策趨嚴和“雙碳”目標推進,聚琥珀酰亞胺(PSI)憑借可降解性和低毒性,在替代傳統石油基聚合物(如聚乙烯、聚丙烯)方面展現出發展潛力。
根據新思界產業研究中心發布的
《2025-2029年中國聚琥珀酰亞胺(PSI)行業市場供需現狀及發展趨勢預測報告》顯示,水處理領域是聚琥珀酰亞胺(PSI)最大應用場景,主要用作工業循環水系統的環保阻垢劑;農業領域則以緩釋肥料包衣材料為主。區域分布上,歐洲因嚴格的限塑法規主導全球聚琥珀酰亞胺(PSI)市場,北美緊隨其后;亞太地區因中國、印度水處理需求激增,增速最快,2025年市場份額有望提升至25%左右。
相較于工業級聚琥珀酰亞胺(PSI),醫用級產品價格更高。未來,隨著生物發酵法制備琥珀酸酐的普及,原料成本有望下降10%-20%,推動聚琥珀酰亞胺(PSI)產品價格下行。
全球聚琥珀酰亞胺(PSI)龍頭企業有:(1)德國巴斯夫(BASF),主打高純度醫用級產品,2023年推出可注射型PSI基藥物緩釋微球;(2)日本觸媒(Nippon Shokubai),專注功能性PSI改性技術;(3)美國Lanxess,通過收購增強水處理領域布局,2024年發布低磷阻垢劑專用PSI新品。
中國聚琥珀酰亞胺(PSI)企業主要有:(1)藍星東大,工業級PSI行業龍頭,2024年啟動萬噸級生物基PSI項目;(2)萬華化學,依托石化產業鏈優勢,開發低成本PSI-PASP一體化生產工藝;(3)金丹科技,聚焦農業應用,與中科院合作開發全降解PSI地膜,已進入田間試驗階段。
新思界
產業研究人士認為,短期來看,水處理和農業仍是聚琥珀酰亞胺(PSI)市場核心增長引擎;長期而言,醫藥與新能源領域的創新應用將打開潛在市場空間。中國聚琥珀酰亞胺(PSI)企業需加快突破“原料-工藝-改性”全鏈條技術瓶頸,同時通過國際合作獲取高端市場準入資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