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子是構成物質世界的基本粒子之一,不帶電,但帶有磁矩和1/2的自旋,在一個外磁場H中其自旋取向有平行或反平行于外磁場兩個方向。極化中子是指其自旋相對于空間中某個特定方向具有一個擇優取向,通常是外磁場的方向。
極化中子技術是利用中子自旋與樣品及磁場的相互作用進行測量的一種技術,在半導體電子學、自旋電子學、磁性薄膜材料、新型磁存儲材料、高溫超導材料、新奇量子材料、核力相互作用等研究中具有不可替代性。
根據新思界產業研究中心發布的《
2025-2030年極化中子技術行業市場深度調研及投資前景預測分析報告》顯示,極化中子可以用來觀測材料內部復雜的微觀磁性及其變化,目前已在核物理、粒子物理、材料科學等領域得到一定應用。極化中子技術門檻較高,目前僅有美日等少數發達國家擁有相關研究設備,我國極化中子技術研究能力處于國際先進水平。
在國際市場上,極化中子相關研究機構包括歐洲散裂源中心(ESS)、法國勞厄-朗之萬研究所(ILL)、法國布里淵實驗室(LLB)、日本質子加速器研究機構(J-PARC)等,我國極化中子相關研究單位及院校包括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香港城市大學、南方科技大學等。
極化中子實驗技術是先進中子源自主建設、發展的關鍵實驗技術之一,在國際先進中子源中已實現廣泛推廣。中子源是指能釋放出中子的裝置,一般分為放射性同位素中子源、加速器中子源、反應堆中子源三種類型。基于加速器的散裂中子源具有脈沖通量高、中子產額更高等優勢,是國際公認的新一代中子源。
目前散裂中子源(CSNS)已建成我國首個極化中子實驗平臺,完成了極化中子全鏈條研發。散裂中子源是我國首臺、全球第四臺脈沖型散裂中子源,2018年8月(一期工程)通過國家驗收,二期工程建設正不斷推進。極化中子技術具有前瞻性、重要性,目前散裂中子源已建和規劃的20條譜儀中,超過半數規劃具備極化中子功能。
新思界
行業分析人士表示,極化中子技術為前沿材料研究和工業應用提供了新的表征和探測手段,近年來,隨著磁性材料、納米材料、超導材料、量子材料的發展,極化中子技術重要性日益凸顯。在先進研究堆(CARR)、綿陽研究堆(CMRR)、散裂中子源等科研設施及重點研發專項“基于氦三極化的先進極化中子技術研發”加持下,我國極化中子技術已處于國際領先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