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化銦錫(簡稱ITO)是一種由銦氧化物(In₂O₃)和錫氧化物(SnO₂)組成的n型半導體材料,通常按質量比90% In₂O₃與10% SnO₂混合制成,其薄膜形態呈透明茶色,塊狀材料為黃灰色。氧化銦錫的核心特性在于同時具備高透光率和低電阻率,這一矛盾性優勢使其成為透明導電材料的標桿,廣泛應用于顯示技術、光伏能源、光電器件等領域。
現階段,氧化銦錫應用主要集中于顯示技術市場,用于制造透明導電層,以實現屏幕的驅動和觸摸功能。例如,在平板顯示器領域,氧化銦錫作為液晶顯示器(LCD)、等離子顯示器、電子紙及有機發光二極管(OLED)的透明電極,實現光信號傳輸與觸控功能。在觸摸屏傳感器領域,氧化銦錫具有高透明度和導電性,可在不影響顯示質量的情況下實現觸摸響應,廣泛應用于智能手機、平板電腦、電視等電子設備。此外,氧化銦錫還可用于太陽能電池、光學鍍膜和抗靜電/EMI屏蔽等領域。其中,在光伏電池中作為透明電極可提升光電轉換效率,在光學鍍膜中則用于制備抗反射膜、電致變色器件等。
近年來,隨著OLED屏幕普及、柔性電子設備增長及新能源需求擴張,全球氧化銦錫需求持續增長,尤其在觸摸屏和光伏電池領域。然而,現階段,全球氧化銦錫市場呈現寡頭競爭格局。根據新思界產業研究中心發布的
《2025-2029年氧化銦錫(ITO)行業深度市場調研及投資策略建議報告》顯示,日本企業,如三井礦業、JX日礦憑借技術壁壘占據高端市場主導地位,這兩家幾乎占據了高端TFT-LCD市場用氧化銦錫靶材的全部份額和大部分的觸摸屏面板市場。
中國作為全球主要的氧化銦錫生產國和消費國之一,經過多年發展,已從小量生產逐漸演變成規模化生產,但國內產業呈現“大而不強”的特點,泰州愛特斯、滬正實業等本土廠商主導中低端市場,高端靶材仍依賴進口。盡管“中國制造2025”將氧化銦錫列為新材料發展重點,但高密度靶材成型技術等技術壁壘以及原料成本壓力仍制約著國內產業升級。
新思界
行業分析人士表示,氧化銦錫在電子、光電和能源領域的關鍵作用使其成為現代工業的重要功能材料。未來,氧化銦錫行業將在技術升級與資源約束的博弈中持續發展。隨著OLED屏幕普及、柔性電子設備增長及新能源需求擴張,氧化銦錫在顯示技術、光伏能源、光電器件等領域的需求或將持續增長。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