輪船主機是為船舶提供推進動力的關鍵裝置,包括柴油機、燃氣輪機以及蒸汽輪機等,其中,低速柴油機憑借著其良好的經濟性、可靠性、動力結構簡單、技術成熟等優點,在商用大型船舶領域應用極為廣泛,如油輪、化學品船、散貨船、集裝箱船、滾裝船等大多依靠大功率的二沖程低速船用柴油機來驅動航行,是最為常用的輪船主機。
低速柴油機作為全球主要商用大型輪船的動力來源,其研發、設計、涉及密封、噴油、控制等諸多核心技術,需要經過長期的技術研發及產品迭代才能滿足現代商用船舶的動力需求,技術門檻較高,全球主要低速柴油機設計企業是德國曼集團、芬蘭瓦錫蘭及日本發動機公司,其中,德國曼集團基于較強的技術實力及良好的品牌形象,在全球低速柴油機占據大部分市場份額。上述企業完成低速柴油機設計后,授權給生產企業如中船動力集團、現代重工、斗山發動機等中國、日本、韓國企業進行生產。
由于技術積累薄弱,包括輪船主機在內的發動機領域是國內技術弱項,曾長期依賴進口。在低速柴油機領域,2014年,為改變中國造船行業“船殼工業”的局面,中船集團通過與芬蘭瓦錫蘭合資成立溫特圖爾發動機有限公司的形式控股其低速柴油機業務,學習并掌握低速柴油機研發、設計相關技術。近年來,中船集團利用其在中國造船工業領域的優勢,推動其旗下企業中船發動機和中船動力集團的低速柴油機業務發展,并在國內占據較大市場份額。
新思界
分析人士認為,在政策支持及市場推動下,中國在加快產業結構轉型升級,以造船業為代表的戰略性產業將朝向自主化、高端化發展,已經掌握造船整體設計建造及中低端零部件生產的中國造船工業將向主機、船體控制、通信等高技術含量、高附加值領域邁進,掌握并提升低速柴油機相關研發、生產技術,并占據更大市場份額,將成為中國造船工業的重要發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