適航管理以保障民用航空器安全為核心目標,由政府適航部門通過制定最低安全標準,對設計、制造、運維等全鏈條實施技術監管。其核心依托民航管理機構主導的型號審定、生產許可、持續適航三大體系,通過CCAR/FAR等規章約束、適航檢查與證件頒發(如適航證),確保航空器全生命周期合規。
近年來,中國適航管理行業市場規模呈快速增長態勢,一方面,民航業整體的快速發展為適航管理行業提供了廣闊的市場空間;另一方面,無人機和電動垂直起降飛行器(eVTOL)等新興領域的快速發展,為適航管理行業帶來了新的增長點。根據新思界產業研究中心發布的《
2025-2030年適航管理行業市場深度調研及投資前景預測分析報告》顯示,2024年中國適航管理市場規模超過20億元。
國家大力支持低空經濟,2021年“低空經濟”概念被寫入《國家綜合立體交通網規劃綱要》,2024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打造低空經濟新增長引擎,為無人機、eVTOL市場發展提供了堅實政策保障。中國無人機數量和應用場景的大幅增加,使得市場對適航管理的需求增長,以保障飛行安全與規范運行。此外,中國eVTOL產品種類日益豐富,電池能量密度提升,動力系統不斷優化,這些突破使其性能和安全性顯著提高,為市場接受度提升奠定基礎。
盡管無人機、eVTOL等新興領域的市場前景廣闊,但目前適航管理仍處于發展的初級階段,市場規模有限。例如,無人機的適航管理服務主要集中在小型消費級無人機和部分工業級無人機的適航認證,而eVTOL的適航管理則剛剛起步,相關標準和認證流程仍在不斷完善中。
國內適航管理行業發展迅速,行業內企業數量不斷增長,知名企業包括廣電計量檢測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四川海特高新技術股份有限公司、江蘇銳天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泛航航空技術服務有限公司、北京天航菲特適航技術有限公司等,上述企業的服務集中在航空器的初步適航認證、法規咨詢等領域。
此外,國內市場中還有中國商飛、航空工業集團等大型航空企業,這部分企業通過自建團隊應負責適航管理業務。由于適航管理服務技術要求較高,涉及法規、航空器技術、航空安全等多個領域,行業內的企業規模和技術能力差異較大。
新思界
行業分析師表示,不同機型在技術復雜度、安全要求和市場需求等方面存在差異,因而適航管理服務的價格因也存在較大差異。大型商用飛機的適航管理服務通常涉及復雜的認證流程和高昂的技術投入,因此服務價格相對較高。小型無人機的適航認證主要集中在飛行安全性和基本功能測試上,認證流程相對簡化,因此服務成本較低,價格也處于較低水平。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