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節軸承,又稱球面滑動軸承,由具有球面外輪廓的內圈和帶球面內孔的外圈組成,根據潤滑方式可分為需潤滑型與自潤滑型兩大類。自潤滑關節軸承,是一種依靠內嵌低摩擦復合材料,無需外部潤滑前提下即可實現長期可靠運行的軸承。
根據新思界產業研究中心發布的
《2025-2029年全球及中國自潤滑關節軸承行業研究及十五五規劃分析報告》顯示,下游行業需求不斷釋放,推動我國關節軸承市場發展。2024年我國關節軸承市場規模超過15億元,2020-2024年期間其市場年復合增長率約為14.5%。在此背景下,自潤滑關節軸承作為關節軸承行業細分產品,其我國市場也將有所增長。
自潤滑關節軸承由內圈、外圈、密封圈、襯墊等部分組成,具有免維護、承載能力強、抗污染、耐極端環境、耐磨損等特點,在機器人、汽車、工程機械、航空航天等領域廣泛應用。根據結構不同,自潤滑關節軸承分為自潤滑向心關節軸承、自潤滑推力關節軸承、自潤滑桿端關節軸承等;根據摩擦副材料不同,自潤滑關節軸承分為鋼/燒結青銅類、鋼/PTFE類等。
聚四氟乙烯PTFE是一種高分子聚合物,被譽為“塑料王”。以PTFE為基礎材料,經過高強度纖維編織與浸膠工藝制成的PTFE纖維織物襯墊材料,具有低摩擦系數、耐腐蝕、潤滑性好、寬溫域適應性等性能,因此成為自潤滑關節軸承摩擦副的首選方案。
隨著技術持續突破、相關企業積極進行產能布局,我國PTFE行業產能維持增長,2024年約為20萬噸,約占全球總產能的65%,從而為自潤滑關節軸承行業發展提供有利條件。
國外自潤滑關節軸承生產企業包括斯凱孚(SKF)、舍弗勒集團(Schaeffler)、鐵姆肯公司(Timken)等,這些企業在全球高端自潤滑關節軸承市場上占據領先地位。我國自潤滑關節軸承生產企業包括龍溪股份、長盛軸承、雙飛無油軸承集團、浙江中達精密部件等。龍溪股份是我國首先突破PTFE織物襯墊技術的企業,成功打破國外技術壟斷,在我國自潤滑關節軸承市場上占據龍頭地位。
新思界
行業分析人士表示,自潤滑關節軸承性能優良,市場發展前景較為廣闊。近年來,我國PTFE行業產能不斷擴大,為自潤滑關節軸承行業發展提供原材料供應充足優勢。受PTFE織物襯墊制造工藝難度大限制,歐美企業在全球自潤滑關節軸承市場上占據主導地位。我國已有企業突破PTFE織物襯墊技術,受此帶動,自潤滑關節軸承行業發展進程進一步加快。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