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襲性真菌病(IFD)系指真菌侵入人體,在組織、器官或血液中生長、繁殖,并導致炎癥反應及組織損傷的感染性疾病。侵襲性真菌病是一種臨床常見的感染類型,其病原菌包括念珠菌、毛霉菌、曲霉、隱球菌等。近年來,隨著廣譜抗生素、免疫抑制劑、腫瘤化療藥物等的廣泛應用,侵襲性真菌病發病率隨之增加。
侵襲性真菌病及早發現和鑒定病原體類型對侵襲性真菌病臨床診斷和治療十分重要。侵襲性真菌病診斷可分為確診、臨床診斷、擬診以及未確定四個級別。與其他微生物感染相比,侵襲性真菌病臨床表現不典型,且發病隱匿,常被基礎疾病癥狀所掩蓋,因此侵襲性真菌病就診率和確診率相對較低。
在臨床診斷中,侵襲性真菌病診斷通常使用以宿主因素、臨床表現、微生物學依據等搭建出的分層診斷標準,相關診斷方法包括G試驗、GM試驗、G&GM聯合試驗、聚合酶鏈式反應PCR、二代測序技術等。近年來,隨著醫療水平不斷提升,侵襲性真菌病診斷市場規模逐漸擴大
根據新思界產業研究中心發布的《
2021-2025年中國侵襲性真菌病診斷市場可行性研究報告》顯示,現階段,全球侵襲性真菌病診斷市場仍處于成長階段,市場規模呈逐年擴張趨勢。我國侵襲性真菌病診斷行業起步較晚,但近年來,市場發展速度較快,2016-2020年均復合增長率達到20.2%,預計2021年我國侵襲性真菌病診斷市場規模將達到72億元。隨著醫療水平不斷提升,侵襲性真菌病診斷市場滲透率也逐漸提高,未來行業發展空間廣闊。
在我國市場上,侵襲性真菌病診斷市場參與者主要包括美國ACC公司、美國伯樂、IMMY、湛江安度斯、天津一瑞生物科技、丹娜生物等,侵襲性真菌病診斷行業進入壁壘較高,布局企業相對較少,因此侵襲性真菌病診斷市場相對集中。其中丹娜生物是國內侵襲性真菌病診斷領域領先企業,公司檢測業務覆蓋了罕見真菌檢測、常見真菌檢測、真菌耐藥基因檢測以及呼吸道病毒抗體抗原檢測等。
新思界
行業分析人士表示,侵襲性真菌病是一種臨床常見的感染類型,近年來,侵襲性真菌病發病率在不斷提升,帶動侵襲性真菌病診斷市場需求增加,行業整體發展態勢較好。我國侵襲性真菌病診斷市場布局者較少,市場相對集中,隨著醫療水平、相關技術不斷提升,未來侵襲性真菌病診斷市場發展空間廣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