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敏治療一般指脫敏療法,是針對引起過敏性疾病的過敏物質的一種治療方法。脫敏治療屬于特異性免疫療法,其主要目的在于幫助患者減少用藥量、減輕過敏癥狀并縮短疾病發(fā)作時間。脫敏治療一般采用皮內注射以及舌下脫敏兩種方式,需經過至少3-6個月的治療,才能使患者過敏反應有所減弱。
脫敏治療適用于無法避免的過敏原以及特應性皮炎,包括過敏性哮喘、蕁麻疹、過敏性鼻炎以及過敏性結膜炎等。過敏性鼻炎又稱變應性鼻炎,是一種鼻黏膜非感染性炎性疾病,其過敏原包括食物、真菌、蟑螂、花粉、動物皮屑以及螨塵等。我國過敏性鼻炎患者數量龐大,2021年已突破2.5億人。過敏性鼻炎易引起哮喘等疾病發(fā)生,但目前尚無藥物能使其得到根治,脫敏治療為其主要治療方法。
根據新思界產業(yè)研究中心發(fā)布的《
2022-2027年中國脫敏治療項目投資可行性研究報告》顯示,隨著我國經濟快速發(fā)展以及工業(yè)化水平不斷提升,環(huán)境污染問題日益凸顯,使過敏性疾病致病因素不斷增加。在下游需求帶動下,我國脫敏治療市場規(guī)模不斷擴大。2021年我國脫敏治療市場規(guī)模達12.6億元,同比增長24.6%。伴隨生產企業(yè)及研究機構技術水平不斷突破,預計到2025年我國脫敏治療市場規(guī)模將突破25.0億元。
脫敏治療主要以注射或口服方式,使患者攝入經處理后的過敏原,由小劑量逐漸增加至大劑量,以達到過敏反應減弱或消失的目的。皮內注射以及舌下脫敏為脫敏治療主要方式。皮內注射為最早采用的脫敏治療方式,但長期注射易導致不良反應產生。舌下脫敏為皮內注射替代方案,讓患者在舌下含服特異性變應原制劑,以刺激機體免疫系統(tǒng),達到對該變應原耐受程度。
我國脫敏治療市場競爭激烈,行業(yè)集中度較高。外資企業(yè)阿羅格制藥Allergo Pharma、ALK以及本土企業(yè)浙江我武生物占據我國脫敏治療市場主導地位。我武生物作為我國脫敏制劑最大生產企業(yè),市場占比達80.0%。
新思界
行業(yè)分析人士表示,我國為人口大國,過敏性疾病發(fā)病率較高,在此背景下,我國脫敏治療市場規(guī)模不斷擴大。舌下脫敏具有不良反應少、便捷化等優(yōu)勢,正逐漸取代皮內注射成為我國脫敏治療主要方式。受益于本土企業(yè)生產技術水平不斷提高,我國脫敏治療行業(yè)國產化率保持高速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