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通路是向血管中輸注或從血液中去除液體、物質的直接途徑。而中心靜脈血管通路,又稱中心靜脈通路,是指通過靜脈穿刺進入血管,且頭端停留于中心靜脈位置的導管通路。根據穿刺位置、使用時間不同,中心靜脈通路可分為經頸內、鎖骨下、股靜脈穿刺的使用時間在2-4周的中心靜脈導管(CVC);經頭靜脈、肘正中靜脈、上肢貴要靜脈、肱靜脈穿刺的使用時間在7天-1年的經外周置入中心靜脈導管(PICC);完全植入人體內使用時間在半年以上的閉合輸液裝置輸液港(PORT)。
中心靜脈通路主要用于腫瘤化療、營養輸送以及急癥、重癥、術中搶救等臨床治療場景。近年來,在國內老齡化進程不斷加快以及國民健康意識不斷加強背景下,腫瘤、心血管等疾病發病率不斷提升,患者規模不斷擴大,進而帶動中心靜脈通路市場需求不斷增加。
從細分市場來看,在中心靜脈導管市場,2021年國內CVC置入量約為130萬例,布局CVC市場的主體包括本土企業艾貝爾、益心達、百合醫療、庫克醫療、樂普醫療等以及外資企業愛德華、貝朗、泰利福、BD等。其中本土企業已憑借性價比高、服務好等優勢在中低端CVC市場中占據主導地位,但高端市場仍被外資企業所占據,未來國內高端CVC市場仍有巨大國產替代空間。
在經外周置入中心靜脈導管市場,2021年國內PICC置入量約為70萬例,布局PICC市場的企業主要有BD、百多安醫療、迪奧醫學、佛山特種醫用等。目前國內PICC市場仍由美國BD占據主要份額,本土企業未來成長空間巨大。
在輸液港市場,2021年國內PORT置入量約為10萬例,布局PORT市場的企業主要有貝朗、BD、費森尤斯卡比、美德康、林華醫療、榮成醫科、佛山特種醫用等,國內市場國產化水平較低。新思界
產業分析人員表示,總體來看,當前我國中心靜脈通路市場需求正處于快速增長態勢,但國產化水平還比較低,未來國內中心靜脈通路市場仍有巨大國產替代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