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手術器械,屬于骨科手術器械,是專門用于脊柱疾病外科手術領域的醫療器械,其適應癥范圍廣,包括多種頸椎、腰椎疾病,例如頸椎結核、神經根型頸椎病、脊髓型頸椎病、腰椎滑脫、脊柱側凸、腰椎骨折、腰椎狹窄、腰椎間盤突出癥、強直性脊柱炎等。
脊柱手術器械產品種類多樣,主要包括牽開器、拉鉤、持骨鉗、骨刀、刮勺、骨鑿、骨銼、骨膜分離器、神經剝離子、髓核鉗、固定器、收緊器等,一般采用鈦合金、奧氏體不銹鋼等材質制造而成。脊柱是重要人體結構,脊柱手術復雜,具有較高風險性,脊柱手術器械屬于第一類醫療器械,研制難度較大,入市監管嚴格,行業具有較高的進入壁壘。
脊柱的功能是支撐身體、保護內臟及大腦、保持身體平衡、實現肢體運動等。隨著年齡增長、人體機能退化,脊柱疾病患病率逐漸提高,以頸椎疾病、腰椎疾病最為常見,會出現頭暈、頭痛、腰痛、乏力、下肢麻痹等癥狀,影響人類生活質量。輕度的頸椎、腰椎疾病,可以采用藥物、按摩、針灸、牽引等方法保守治療,中重度頸椎、腰椎疾病保守治療無明顯效果,一般采用手術治療。
根據新思界產業研究中心發布的
《2023-2028年中國脊柱手術器械行業市場深度調研及發展前景預測報告》顯示,我國以及全球人口老齡化程度不斷加深,脊柱疾病患者數量不斷增多,頸椎病、腰椎間盤突出、腰椎側凸等疾病較為常見,特別是腰椎間盤突出發病率高,脊柱手術成為重要治療方案。受益于此,全球脊柱手術器械市場持續增長,2022年市場規模達到430億元以上,預計2023-2028年將繼續以4.6%左右的年復合增長率上升,到2028年市場規模將超過563億元。
在我國,腰椎間盤突出癥發病率在18%左右。根據發改委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底,我國60歲及以上人口達到2.8億人,占全國總人口的19.8%,較2021年上升0.9個百分點。在此背景下,我國脊柱手術量不斷增加,2020-2022年均超過120萬臺,脊柱手術器械市場空間不斷增大。
新思界
行業分析人士表示,在全球市場中,脊柱手術器械生產商主要有美國DePuy Synthes(強生旗下)、美國NuVasive(被Globus Medical收購)、美國美敦力(Medtronic)、美國史賽克(Stryker)、美國捷邁邦美(Zimmer Biomet)、美國貝迪諾恩(RTI Surgical)、美國英特格拉生命科學(Integra Life Sciences)、美國Orthofix、德國貝朗(B.Braun)、德國Joimax等,領先企業主要集中在美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