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腫瘤藥物是指治療腫瘤疾病的一類藥物,可在基因水平、分子水平等方面抑制腫瘤生長。近幾年,科學技術逐漸進步,更多新型藥物逐漸研發問世,抗腫瘤藥物種類日益豐富,大致可分為生物制劑、化療藥物、免疫藥物、靶向治療藥物、抗腫瘤中藥等。
從細分產品來看,化療藥物具有治療效果可靠、適應人群廣泛等優點,不僅可以單藥治療,也能與其他藥物進行多藥物聯合治療,因此,化療藥物在整體腫瘤治療市場中占比最大,為56.3%;其次為靶向治療藥物,市場占比為29.6%;排名第三的是免疫藥物,市場占比為13.1%。
近幾年,我國經濟社會快速發展,居民健康意識逐漸提升,對身體健康的在意程度逐漸增長,醫療保健支出逐漸增加。根據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數據顯示,2022年,我國人均醫療保健支出為2120元,同比增長了0.2%。隨著老齡化程度加劇,基礎病、慢性性患者人數逐漸增多,醫藥需求逐漸增長。在此背景下,我國醫藥市場規模呈現出逐年增長的態勢。2022年,我國醫藥市場規模為16592.3億元,同比增長了8.4%。抗腫瘤藥物作為醫藥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市場隨之產生波動。
根據新思界產業研究中心發布的
《2023-2028年中國抗腫瘤藥物行業市場深度調研及發展前景預測報告》顯示,現階段,我國社會環境日趨復雜,居民精神壓力加大,抽煙、熬夜、酗酒等不良生活習慣導致癌癥患病幾率進一步提升。隨著我國癌癥患者新增人數持續增多,抗腫瘤藥物作為癌癥的主要治療藥物,市場需求逐漸增長。在此背景下,我國抗腫瘤藥物市場規模不斷擴大。2022年,我國抗腫瘤藥物市場規模為2632.4億元,同比增長了16.4%。
新思界
行業分析人士表示,目前,我國抗腫瘤藥物市場集中度較高,企業龍頭效應明顯。國外抗腫瘤藥物企業主要有阿斯利康、BMS、羅氏制藥、諾華制藥、拜耳生物、信達生物、輝瑞生物、強生集團等,國內抗腫瘤藥物企業主要有恒瑞醫藥、復星醫藥、石藥控股、齊魯制藥、正大天晴、君實生物、豪森藥業等。其中,恒瑞醫藥、復星醫藥市場占有率較高,已經成為行業內的頭部企業。早期,由于我國抗腫瘤藥物企業起步較晚,生產技術相對較低,市場主要被國外企業占據。但隨著我國抗腫瘤藥物企業逐漸崛起,不斷加大藥物研發投入,提升產品功能,基本實現國產替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