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內窺鏡,采用立體成像技術獲得三維影像,可更清晰地觀察病變位置和形態。
內窺鏡,醫學影像設備的一種,通過人體自然腔道或切口進入體內,對體腔、中空器官進行疾病診斷或者手術引導。傳統內窺鏡是2D內窺鏡,形成二維平面圖像,在診斷過程中,由于前后器官的遮擋容易漏診,在手術過程中,難以精確判斷手術器械與病灶距離。在此背景下,3D內窺鏡被開發問世。
在臨床上,內窺鏡是多種疾病診斷的金標準,隨著微創手術滲透率不斷提升,其應用范圍進一步擴大。近年來,我國內窺鏡市場規模快速上升,預計2023年將達到200億元左右。隨著醫療技術進步,醫療機構對內窺鏡的性能要求不斷提高,傳統2D內窺鏡逐漸無法滿足診療需求,3D內窺鏡迎來發展機遇。
根據新思界產業研究中心發布的
《2023-2028年中國3D內窺鏡行業市場深度調研及發展前景預測報告》顯示,3D內窺鏡可以提供立體影像,能夠清晰觀察組織表層,以及組織器官縱深關系,準確識別病變形狀,無需通過移動內窺鏡、依靠醫師個人豐富經驗來判斷手術器械與病灶位置,避免對周圍神經、血管造成傷害,有利于醫師手術過程中的手眼協調,降低了內窺鏡的操作門檻,可以實現高精確度疾病診斷、完成復雜手術操作,進一步擴大了應用范圍。
隨著科技進步,3D內窺鏡性能還在不斷優化。博盛醫療開發出了新一代3D 4K熒光內窺鏡,具有立體+高清影像、精準導航的特點,可以大幅降低疾病診斷以及微創手術門檻。
3D內窺鏡可以廣泛應用在消化道(食道、胃、腸、肝、膽道、胰腺)、呼吸道(支氣管、肺)、泌尿系統(膀胱、腎、輸尿管)、心胸外科(心臟、血管)、婦科(乳腺、子宮、陰道)、耳鼻喉、神經系統、骨科等多個科室、多種疾病診療領域。
內窺鏡技術壁壘高,3D內窺鏡技術難度進一步提升,我國醫療器械行業發展迅速,研制實力正在不斷增強,已經實現3D內窺鏡自主生產。海外3D內窺鏡生產商主要有卡爾史托斯、奧林巴斯、貝朗等;我國3D內窺鏡生產商主要有博盛醫療、微創醫療、賽諾微醫療等。
新思界
行業分析人士表示,2023年上半年,我國公立醫院3D內窺鏡采購金額中,進口品牌占據絕對主導地位,卡爾史托斯占比最高,接近76%。博盛醫療是我國代表性3D內窺鏡生產商,在國產廠商中占比最高,但與卡爾史托斯差距巨大,僅不足5%。由此來看,我國3D內窺鏡行業整體競爭實力還需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