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載體是一種用于細胞培養的載體材料。根據形狀不同,微載體可分為球狀微載體、片狀微載體兩種。球狀微載體是指能適用于貼壁細胞生長,直徑在60-250μm之間的微珠;片狀微載體通常由聚酯無紡布和聚丙烯制成,形狀多為圓片、多邊形片狀等。
貼壁培養是常見的細胞培養方式,微載體可為貼壁細胞提供更大的培養面積,與轉瓶培養相比,微載體培養在生產規模、培養效率、成本、質量等方面具有明顯優勢。微載體培養兼具懸浮培養、貼壁培養優勢,是最具發展前景的一種動物細胞培養技術,微載體作為其關鍵輔材,市場需求空間廣闊。
根據新思界產業研究中心發布的《
2023-2027年微載體行業市場深度調研及投資前景預測分析報告》顯示,微載體有利于細胞的生長和分化,可實現3D細胞培養、灌注培養、連續培養,近年來,隨著細胞培養技術發展,微載體應用需求不斷釋放,市場規模隨之擴大,預計2023-2028年,全球微載體市場規模將以8.0%的年均復合增長率增長。
可用于生產微載體的材料較多,包括葡聚糖、聚苯乙烯、甲基丙烯酸明膠、殼聚糖、骨膠原、重組膠原等。近年來,隨著相關技術進步,微載體種類不斷增加,目前全球在售微載體商品達十余款,包括磁性微載體、PHEMA微載體、聚苯乙烯微載體、大孔明膠微載體、甲殼質微載體、藻酸鹽凝膠微載體等。
微載體在多種細胞的高產培養方面具有巨大潛力,包括成骨細胞、軟骨細胞、人臍帶間充質干細胞、人骨髓間充質干細胞、人皮下脂肪細胞等。近年來,隨著再生醫學技術快速發展,細胞培養需求釋放,微載體作為細胞培養關鍵材料,市場發展空間廣闊。
我國微載體市場仍由國外企業占據主導,包括GE醫療、塞默飛世爾科技、默克、艾本德等。微載體是生物制品生產過程中不可缺少的材料,其國產化生產有助于提高生物制品企業競爭力、降低生物制藥核心原材料安全隱患,近年來,在國產替代大背景下,我國也涌現出一批優秀的為微載體生產企業,包括西安藍曉科技、北京華龕生物、中科睿極等。
新思界
行業分析人士表示,微載體應用場景廣泛,涉及到疫苗生產、細胞藥物、再生醫學、病毒制備、類器官構建、基因治療等場景。隨著細胞培養需求升級,市場對微載體將提出更高要求,相關企業仍需加大技術研發,提高產品性能,在生物相容性、可溶解性、可定制性、安全性、穩定性等方面持續優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