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用敷料是用于覆蓋傷口、瘡或其他損害的醫用材料,可起到殺菌抑菌、保護創面的作用。隨著生產技術進步,醫用敷料種類逐漸增多,根據基材不同,大致可分為發泡多聚類敷料、水膠體類敷料、天然紗布、多聚膜類敷料、合成纖維類敷料、藻酸鹽敷料等。
目前,我國醫用敷料產業鏈已經形成。產業鏈上游主要為原材料,提供棉布、無紡布、膠原蛋白、透明質酸鈉等原材料;中游為醫用敷料生產行業,負責不同種類醫用敷料的生產、制造等環節;下游主要為應用領域,醫用敷料主要應用于醫院、診所、家庭保健等領域中。其中,醫院為醫用敷料最大的應用領域,占比達到45.32%。
從銷售渠道來看,我國醫用敷料銷售渠道大致可分為醫療機構、藥店、美容院、整形機構等線下渠道以及淘寶、京東等線上銷售渠道。目前,我國醫用敷料市場呈現為以線下渠道為主、線上渠道為輔的銷售格局。隨著我國電商平臺快速發展,消費者購物方式發生轉變,未來醫用敷料線上渠道銷售占比或將逐漸提升。
根據新思界產業研究中心發布的
《2023-2027年中國醫用敷料行業市場深度調研與發展趨勢預測研究報告》顯示,近幾年,我國經濟社會快速發展,居民生活壓力加大,皮膚屏障受損、過敏等皮膚問題不斷增多。醫用敷料作為專業皮膚護理的重要組成部分,市場需求逐漸增長。在此背景下,我國醫用敷料市場規模不斷擴大。從2017年到2022年,我國醫用敷料市場規模由67.58億元增長至346.84億元,年均復合增長率為38.70%。
從進出口角度來看,由于國外市場需求旺盛,我國醫用敷料出口金額逐漸增長。根據海關總署發布的數據顯示,2022年,我國醫用敷料出口金額為23.10億美元,約占全球市場16.90%。從出口目的國來看,我國醫用敷料出口國主要有美國、韓國、日本、德國等。其中,美國為我國醫用敷料最大的出口國。
新思界
行業分析人士表示,我國醫用敷料市場中企業數量較多,市場競爭格局較為分散。我國規模較大的醫用敷料企業主要有創爾生物、巨子生物、敷爾佳等。其中,敷爾佳在我國市場中的占比為10.08%,其次為巨子生物,市場占比為9.03%。隨著我國產能結構逐漸升級,醫用敷料行業內競爭加劇,落后產能逐步被淘汰,未來我國醫用敷料市場集中度有望得到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