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詢(counseling)是指運用心理學的方法,對心理適應方面出現問題并企求解決問題的求詢者提供心理援助的過程。心理咨詢根據咨詢方式不同可分為現場咨詢、電話咨詢、網絡咨詢等。
隨著社會不斷進步,國民衣食住行等基礎需求已經得到滿足,但在現代社會生活節奏不斷加快,工作及學習壓力不斷增加,以及校園暴力、網絡暴力等現象層出不窮的背景下,國民心理健康問題日益凸顯。
近年來,國家對國民心理健康重視程度不斷提升,出臺《全面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生心理健康工作專項行動計劃》、《關于加強困境兒童心理健康關愛服務工作的指導意見》等多項政策推進心理健康工作體系不斷完善,為心理咨詢提供良好發展環境。
根據新思界產業研究中心發布的
《2024年全球心理咨詢行業市場現狀調研報告》顯示,從全球市場來看,隨著精神心理疾病發病率不斷提升,患病人群數量不斷增長,心理咨詢市場規模不斷擴大,由2018年的450億美元左右增長至2022年的655億美元左右。
從國內市場來看,隨著國民生活水平不斷提升,對心理健康認知程度不斷加深,疊加政策引導下心理健康工作不斷推進,我國心里咨詢市場規模呈穩步增長態勢。2016年我國心理咨詢市場規模約為300億元,2022年市場規模約為640億元,2016-2022年復合年增長率約為13%。
在行業前景看好的背景下,我國心理咨詢市場參與者數量不斷增加,競爭較為激烈。2022年我國心理咨詢企業注冊量超過3萬家,同比2021年增長約59%。但由于行業起步較晚,發展速度快,監督管理體系不完善,目前國內心理咨詢行業存在人才培養機制不健全、服務水平參差不齊、消費者隱私泄露、咨詢師誘導過度消費等問題,對行業發展造成不利影響。
2021年3月,國家衛健委發布通知,正式設立國家心理健康和精神衛生防治中心,其主要職責包括推動心理健康和精神衛生專業人才培養,組織開展相關業務培訓等,將會推動心理咨詢行業健康有序發展。
新思界
行業分析人士表示,隨著國民對生活質量要求不斷提高,對心理健康重視程度不斷提升,心理咨詢市場需求將不斷增長,行業具有廣闊發展前景。國內心理咨詢行業需要不斷完善人才培養和管理機制,提升服務水平和服務質量,營造良好口碑,提升消費者滿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