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T-CT,即正電子發射計算機斷層顯像,實現了PET掃描儀與螺旋CT設備的功能一體化。PET-CT使用過程中,醫療人員將微量正電子核素示蹤劑注入人體,隨后利用PET技術探測這些核素在人體各臟器的分布狀況,精確展示人體主要器官的生理代謝功能,結合CT技術,為核素分布提供了詳盡的解剖信息,還為PET成像提供了必要的衰減校正,從而提升了診斷的準確性和可靠性。
PET-CT廣泛應用于臨床診療中,通過一次顯像,掃描心、腦、頸、胸、腹、四肢等器官的形態和血管的斷層圖像,全面的展現出身體狀況,為早期發現病灶和診斷疾病提供有力支持。
在PET-CT市場競爭格局中,美國通用電氣公司、荷蘭皇家飛利浦公司、德國西門子股份公司等國外企業占據全球市場的主導地位。隨著國產醫療設備研發能力的顯著提升,核心技術逐步攻克,部分國內企業憑借技術創新實現了跨越式發展,打破了進口設備的壟斷格局。上海聯影醫療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作為國內PET-CT市場中的優秀企業,國內市場占比高達28.81%。在高端PET-CT類設備領域,上海聯影醫療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技術參數和指標已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甚至在部分性能參數和指標上超越了國外競爭對手,體現了其在PET-CT類設備上的市場潛力。
根據新思界產業研究中心發布的
《2024年PET-CT行業投資前景預測及投資策略建議報告》顯示,我國PET-CT產業尚處于發展初期階段,市場規模呈現出較高的增長率。2023年中國PET-CT市場規模已達到約20.15億元,預計至2028年,將增長至40.72億元,年復合增長率穩定在15.11%,凸顯出我國PET-CT的蓬勃發展態勢及巨大市場潛力。
國產PET/CT的發展得益于國家政策的鼎力支持。為優化大型醫用設備的資源配置與高效利用,我國實施配置規劃與配置證制度,明確甲、乙類設備的不同管理層次,國家衛健委發布的《“十四五”大型醫用設備配置規劃》將PET-CT納入乙類管理,簡化審批流程,從而加速裝機進程,提升了PET-CT的配置數量。此舉旨在推動優質醫療資源的擴展與區域均衡布局,進而提升PET-CT設備的市場滲透率。
新思界
行業分析人士表示,國產PET-CT由于品牌知名度及用戶認可度的欠缺,尚未實現大規模的普及。在當前市場環境下,國產PET-CT在技術上已具備與國際同類產品競爭的能力,但品牌建設及市場推廣仍需加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