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細胞真皮基質(ADM)是一種理想的真皮替代物,采用脫細胞技術去除異體或異種真皮中具有化學抗原性的細胞成分,如汗腺、成纖維細胞、血管內皮細胞等,保留了細胞外基質(ECM)中的膠原成分和三維結構。
脫細胞真皮基質外觀為白色微粒狀,呈網狀多孔結構,主要含有層黏連蛋白、Ⅰ型膠原蛋白、彈性蛋白、糖胺聚糖、生長因子等成分,免疫原性低。根據來源不同,脫細胞真皮基質分為異體ADM(人源性)和異種ADM(動物源性),根據材料不同,脫細胞真皮基質分為交聯型和非交聯型,其中交聯型脫細胞真皮基質在力學強度、抗原性、作用時間等方面更具優勢,應用更為廣泛。
根據新思界產業研究中心發布的《
2024-2028年中國脫細胞真皮基質(ADM)市場行情監測及未來發展前景研究報告》顯示,脫細胞真皮基質具有良好的生物性能和機械性能,作為生物補片、創面覆蓋物、生物支架及注射填充物,目前其在組織修復、生物醫用材料、整形美容、再生醫學等領域已得到廣泛應用。
脫細胞真皮基質是創面修復中最常用的生物醫用材料之一。我國人口基數龐大,慢性創面人群多,且近年來,慢性創面發生率呈上漲態勢,由各類疾病引起的慢性創面患者不斷增加,創面修復市場空間巨大。脫細胞真皮基質作為常見創面修復材料,市場需求旺盛。
全球脫細胞真皮基質市場布局企業多,包括Johnson & Johnson、Stryker、艾爾建、Merz、華熙生物、愛美客、康哲藥業、煙臺正海生物等,市場競爭日益加劇。我國脫細胞真皮基質市場起步晚于歐美國家,但國內經濟不斷增長、創面修復需求日益旺盛,為脫細胞真皮基質市場發展提供了強勁動力。
為提高脫細胞真皮基質應用安全性和范圍,我國發布了多項相關指南和專家共識,包括《天然真皮基質應用于創面修復的全國專家共識(2020版》、《微粒化脫細胞真皮基質(mADM)面部年輕化的專家共識(2021版)》、《脫細胞異體真皮(HADM)在陰莖增粗手術中的應用中國專家共識(2020版)》等。
新思界
行業分析人士表示,脫細胞真皮基質制備方法多樣,包括酶消化法、高滲鹽水-十二烷基硫酸鈉法、NaOH消蝕法、反復凍融法配合超聲震蕩法等,隨著技術優化與創新,脫細胞真皮基質制備工藝逐漸精細化、標準化、安全化發展。作為生物醫用材料,脫細胞真皮基質在創面修復、整形美容等領域應用廣泛,未來隨著創新技術的應用,脫細胞真皮基質應用范圍將進一步擴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