術中神經監測儀的工作原理為:通過刺激電極對神經釋放電流,運動神經可形成神經沖動并傳導至支配肌肉,誘發肌肉收縮并產生肌電信號,再由與肌肉接觸的記錄電極接收肌電信號,傳回神經監測儀進行放大和處理,形成肌電圖(EMG)及提示音,進而提示神經的功能狀態。
術中神經監測儀可應用于甲狀腺手術,腮腺、耳部等面部手術,聽神經瘤切除術、面肌痙攣減壓術,選擇性脊背根切斷術、脊髓松解術等諸多手術領域。隨著醫療技術的普及和醫生對手術安全性的重視日益增強,術中神經監測儀在各類手術中的應用逐漸得到廣泛認可,其滲透率在各大醫院和醫療機構中顯著提升,從少數頂尖醫院的專用設備轉變為更多醫院手術室的標準配置。同時,隨著技術的進步,術中神經檢測儀產品實現了從二通道、四通道到八通道、十六通道、三十二通道的迭代升級。新一代產品在監測精度、操作便捷性、智能化程度等方面均有顯著提升,能夠更好地滿足臨床需求。滲透率的提升及產品性能的不斷提升,共同推動了術中神經監測儀行業的發展,根據新思界發布的
《2024-2029年中國術中神經監測儀行業市場深度調研及發展前景預測報告》,2023年術中神經監測儀市場規模在6億元左右。
早期中國術中神經監測儀市場主要被Medtronic(美敦力)、Inomed(依諾邁)、日本光電工業株式會社等國外企業所占據,他們通常是只銷售設備。其后,中國也出現了幾家神經監測儀企業,主要為江蘇百寧盈創醫療科技有限公司、上海諾誠電氣股份有限公司、蘇州海神聯合醫療器械有限公司等。他們的銷售模式與國外企業不同,國內企業采取的銷售模式有:設備投放模式、設備租賃模式、設備直接銷售模式等。之所以采用設備投放模式、設備租賃模式,是因為其盈利重心主要在電極耗材銷售上。由于術中神經監測儀市場上企業數量不多,領先企業占據了大部分市場份額,行業呈現出市場集中度高的局面。
新思界
產業分析師表示,術中神經監測儀行業企業數量并不多,且低市場滲透率以及術中神經監測技術普及程度的提升為中國術中神經監測儀行業企業提供了巨大的市場發展空間,因此中國術中神經監測儀行業企業間的競爭比較緩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