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館是指能夠提供中醫服務的綜合性醫療機構。中醫館可提供的中醫服務極廣,涵蓋了中藥飲片、刮痧、拔罐、艾灸、推拿、針刺、敷熨熏浴、中醫微創等多個項目。
根據新思界產業研究中心發布的《
2025-2029年中國中醫館市場行情監測及未來發展前景研究報告》顯示,中醫館作為中醫服務的重要陣地,近年來,隨著慢病與健康管理需求釋放、國家政策利好,我國中醫館市場擴張迅速。根據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信息顯示,截止至2025年2月,我國中醫館數量已達4.2萬個,較2015年增長超10倍,社區覆蓋率99.6%。
政策是驅動中醫館市場擴張的重要力量。近年來,我國發布了《中醫藥發展戰略規劃綱要(2016-2030年)》、《“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十四五”中醫藥發展規劃》等一系列文件,在資金及稅收、科研創新、人才培養、市場拓展等方面為中醫館建設給予了支持。
根據《“十四五”中醫藥發展規劃》,到2025年我國中醫醫療機構數將達到9.5萬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實現100%覆蓋。在此規劃下,預計2025年我國中醫館數量將進一步增加。
中醫館市場競爭格局多元,布局企業包括廣東固生堂、北京同仁堂、北京鶴年堂、深圳和順堂、華龍圣愛中醫館、上醫明家中醫館等。不同地區的中醫館在資源、技術、服務模式、連鎖化程度等方面存在一定差異,其中固生堂是“中醫連鎖第一股”,根據年報信息顯示,2024年固生堂實現收入30.22億元,同比增長30.1%。
近年來,中醫館在服務質量提升、科技創新、運營及服務模式創新等方面取得了顯著成就。如借助人工智能、大數據分析等信息技術,結合線上線下渠道,實現了中醫館的線上線下一體化醫療服務。
為順應市場需求變化、突破生存困局,中醫館正不斷向連鎖化、精細化、智能化、規范化及國際化等方向探索與發展。海外中醫館市場發展空間大,目前固生堂、同仁堂等頭部機構均有海外市場經營的規劃,隨著國際中醫藥交流、合作的推進,海外中醫館市場將面臨更多發展機遇。
新思界
行業分析人士表示,中醫館是中醫藥文化的重要載體,近年來,得益于國家政策支持、慢病管理需求釋放,我國中醫館市場擴張迅速,中醫館數量逐年增加。中醫館市場競爭格局多樣,市場正不斷加快優勝略汰和資源整合,未來中醫館要突破傳統思維局限,多方面進行創新變革,以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