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加快推進教育新基建,構建高質量教育支撐體系。2021年7月教育部等六部門發布《關于推進教育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構建高質量教育支撐體系的指導意見》。該政策提出了教育新基建六大重點發展方向,即:信息網絡新型基礎設施、平臺體系新型基礎設施、數字資源新型基礎設施、智慧校園新型基礎設施、創新應用新型基礎設施、可信安全新型基礎設施。
早在2012年3月,教育部發布《教育信息化十年發展規劃(2011-2020年)》,開啟我國“教育信息化1.0”時代。2018年4月,教育部發布《教育信息化2.0行動計劃》,強調以信息化全面推動教育現代化。教育新基建是教育信息化的基石,教育新基建建設完成后教育信息化將會進入新階段。
在政策的推動下,近年來我國教育信息化產業得到快速發展,據新思界發布的
《2021-2026年教育新基建行業市場深度調研及投資前景預測分析報告》顯示,2020年中國教育信息化市場規模超4800億元。雖然我國教育信息化事業發展快速,政府投入資金規模很大,但受社會經濟發展水平、政策不均衡等因素的影響,我國城鄉之間、區域之間的教育信息化水平存在較大的差距。近年來,隨著政策的深入實施,及相關企業不斷增多,相關配套不斷健全,各地方均加大了對教育信息化的重視力度,未來在國家宏觀調控下,不同地區的差異性會日益縮小。
整體來看,教育新基建是兼顧軟件、硬件,融合線上線下的系統性工程,涉及領域較多,參與企業很多,在信息網絡新型基礎設施領域,主要企業有華為、中國移動、中國聯通、紫光股份等,在平臺體系新型基礎設施領域,領先的企業有科大訊飛、長虹教育、華唐集團等,數字資源新型基礎設施、智慧校園新型基礎設施企業有科大訊飛、視源股份、方正科技等,創新應用新型基礎設施領域的企業如科大訊飛、佳發教育、視源股份等,可信安全新型基礎設施主要有奇安信、安恒信息、深信服等等。
新思界
投資分析師指出,根據教育新基建政策的目標,到2025年,基本形成結構優化、集約高效、安全可靠的教育新型基礎設施體系。這意味著2021-2025年(即十四五期間)將成為教育信息化的黃金發展期,未來教育新基建領域發展前景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