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慣導航指的是衛星導航系統(GNSS)和慣性導航系統(IMU)相互組合成的新型導航方式。對于自動駕駛而言,位置信息是車輛路徑規劃和車輛控制的基礎,是實現自動駕駛的關鍵要素。隨著5G技術的逐步落地,自動駕駛行業得到快速發展,2021年L2在國內整車新車中的滲透率約為22%左右,預計到2025年L3將得到大量應用。GNSS/IMU依靠傳感器收集車輛位置數據,并以此為基礎,根據高算力的計算中心獲取經過優化的駕駛數據,在自動駕駛中應用前景較好。GNSS/IMU組合優勢更為明顯,具體體現在IMU能夠對于GNSS的定位結果進行修成,且在信號丟失情況下能夠保證定位,提升自動駕駛的安全性。
衛慣導航系統產業鏈上游為各類元器件,如陀螺儀、加速度計等傳感器。當前我國慣性導航技術與國際領先水平差距較大,核心器件市場被外企占據,如中國近七成的加速度計市場被Bosch和ST占據。在衛星導航方面,核心元器件已經逐漸實現國產化,代表性企業有北斗星通 、振芯科技、海格通信。
根據新思界發布的
《2021-2025年中國衛慣導航行業市場行情監測及未來發展前景研究報告》顯示,GNSS/IMU中游為系統模塊供應商以及導航系統集成商。目前布局在GNSS/IMU中游市場的主要有傳統供應商和新興供應商,其中傳統供應商在客戶資源方面更具有優勢,代表性企業有u-blox、ST、高通等,為傳統車載導航芯片、模塊供應商。新興廠家能夠滿足車企定制化需求,且算法協同性較高、更迭速度更快,代表性企業有華測導航、導遠科技等。而就競爭方面來看,新興供應商算法較為領先,具有較高的競爭優勢,市場占比更高。
在下游應用方面,GNSS/IMU主要應用在軍用和民用市場,未來在自動駕駛領域應用前景較好。近兩年,自動駕駛領域迎來投資熱潮,在2020年達到400億元左右,來到2021年多家自動駕駛車企,如Apex.ai、毫末智行、千掛科技等完成融資,加速自動駕駛商業化發展,利好GNSS/IMU行業發展。
新思界
產業分析人士表示,衛慣導航是衛星導航系統和慣性導航系統的結合,大幅度提升導航精確度,保證自動駕駛的安全性,應用前景較好。GNSS/IMU的核心是元器件,當前國內慣性導航元器件尚未實現國產化,阻礙行業發展。受益于自動駕駛領域投資火熱,GNSS/IMU也得到眾多企業重視,目前布局在該領域的企業有傳統車載導航供應商和新興供應商,其中新興供應商算法領先,且可實現定制化,因此市場占比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