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粕指的是大豆提取豆油過后得到的一種副產品,其中富含植物蛋白,主要主要用于飼料領域,少部分可應用在食品發酵、化妝品、食品等領域。豆粕的加工方式主要有酶解豆粕和發酵豆粕兩種,經過以上工藝生產的豆粕具有蛋白質易于吸收、低抗原等優點,市場需求較高。
豆粕是大豆加工的副產物,上游為大豆種植。我國是傳統的大豆種子國家之一,但大豆種植面積較小,且由于種植技術不科學、自動化低,因此產量也較低。總的來看,相較于美國和巴西,我國大豆種植具有嚴重的不足性。在近五年內,我國大豆種子面積和產量均呈現增長趨勢,在2016年我國大豆種植面積約為760.8萬公頃,產量為1360.6萬噸。到2020年我國大豆種植面積達到990.2萬公頃,產量為1964.3萬噸。但長期來看,我國大豆畝產量較低,種植效益低,因此未來種植面積增長較為緩慢。受益于近五年大豆產量的增長,利好豆粕行業發展。
根據新思界發布的
《豆粕行業“十四五”發展前景及投資戰略規劃研究報告》顯示,受益于上游大豆產量的增長,和下游飼料產業的持續發展,豆粕市場需求呈現增長趨勢,消費量自2016年的6840萬噸增長到7750萬噸。在生產方面,受益于需求的增長,產量同樣呈現增長趨勢,自2016年的6970萬噸增長到2020年的7780萬噸。
豆粕下游主要為飼料領域,該領域占比達到86%。我國工業飼料產量持續攀升,自2020年達到2.5億噸,同比上年增長了11%左右。國內工業是飼料持續攀升,利好豆粕行業發展。
豆粕用于飼料生產,其中豬飼料占比較高,在45%以上。受到非洲豬瘟和新冠疫情等多個因素影響,我國生豬養殖受到嚴重影響,出欄量不斷下降,到2020年約為5.2億頭。但近五年我國生豬存欄量卻呈現增長趨勢,在2020年達到4.1億頭。總的來看,生豬養殖逐漸穩定,利好豆粕行業發展。
新思界
產業分析人士表示,豆粕作為豆油的副產物,上游為大豆種植,下游為工業飼料生產。在上游,我國大豆種植面積和產量呈現增長趨勢;在下游,生豬養殖逐漸恢復正常,工業飼料產量穩定增長。以上兩大因素均利好豆粕行業發展,近五年我國豆粕產量和需求量持續攀升,行業得到快速發展。未來隨著上游大豆種植技術提升,國內大豆產品的增長,我國豆粕產量仍舊呈現增長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