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鏡是一種起到遮陽效果的眼鏡,主要起到減輕眼鏡調節造成的疲勞和強光刺激造成的傷害。太陽鏡已近成為日常生活中重要的配飾,在國內需求較高,除了具有搭配作用,還具有一定功能性,因此備受青睞。當前太陽眼鏡已經占據眼鏡市場的14%份額。
我國是太陽鏡主要生產國家,產品產量較高,近五年呈現快速增長趨勢,在2019年達到8.2億副。太陽鏡適應人群較廣,市場需求量高,市場規模則隨之增長,自2016年的300億元增長到2020年的380億元。隨著太陽鏡趨于品牌化、時尚化、個性化和高檔化,市場需求將呈現持續增長趨勢,行業發展前景較好。
根據新思界發布的
《2021-2025年太陽鏡行業深度市場調研及投資策略建議報告》顯示,我國太陽鏡出口量較高,主要出口至美國、中國香港等國家和地區。在2020年我國太陽鏡出口金額為16億美元。我做太陽鏡進口量較低, 意大利、美國及日本為主要進口國家,在2020年進口金額為4億美元。浙江、廣東和福建是國內太陽鏡主要出口地,在2020年我國浙江太陽鏡出口量為7.8億副。
太陽鏡行業發展也存在較大的風險,首先就是近視問題。近視率提升,嚴重影響太陽鏡需求。我國是近視高發國家,近幾年近視率持續攀升,因此限制太陽鏡行業發展。我國太陽鏡生產較為集中,九成以上的企業集中在廣東、江蘇、上海、福建和浙江等幾個省市,生產企業近千家。我國太陽鏡生產企業眾多,市場集中度較低,不利于行業發展。
就行業發展來看,太陽鏡市場競爭極為激烈,品牌成為主要競爭方向之一,國內以及海外企業均向專業化方向發展,打造奢侈品牌。我國太陽鏡市場龐大,但大多集中在中低端市場,競爭激烈,且利潤較低,不均有發展價值。隨著國內居民生活水平提升,對于高端太陽鏡需求提升,行業將逐漸向品牌化發展。由于太陽鏡生產技術門檻較低,當前市場中產品同質化嚴重,未來頭部企業需要利用領先技術,打造差異化產品。
新思界
產業分析人士表示,太陽鏡作為一件常見生活用品,不僅具有裝飾作用,還具有一定的保健功能,因此備受居民青睞,近幾年市場需求呈現增長趨勢,行業得到快速發展。在生產方面,國內太陽鏡生產企業眾多,但大多企業規模偏小,不具有品牌優勢。而由于太陽鏡技術門檻較低,產品在功能和質量上提升難度大,為提升競爭力,企業需要打造品牌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