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嶺土是一種以高嶺石族粘土礦物為主的粘土巖非金屬礦產,其礦物成分主要有高嶺石、伊利石、石英、水云母、蒙脫石等,通常具有較好的耐火性、可塑性,應用范圍較廣,可應用在顏料、陶瓷、耐火材料、造紙、石化、醫藥、肥皂、建材等領域。
根據質地和可塑性,高嶺土主要分為砂質高嶺土、軟質高嶺土、硬質高嶺土三種類型,應用領域有所不同,在國內分布地區也有所不同。砂質高嶺土主要分布在福建、廣東和廣西;軟質高嶺土分布在江蘇;硬質高嶺土分布在陜西、安徽、內蒙等地區。我國高嶺土主要有五大產區,分別為陽縣界牌鎮、江蘇蘇州陽山、廣東茂名、廣西合浦、福建龍巖。
高嶺土在全球儲量較為豐富,2021年全球已探明儲量在330億噸,主要分布在美國、英國額中國地區,其中美國儲量高達88億噸。近些年,我國針對高嶺土的資源勘察效果顯著,我國已探明高嶺土儲量持續攀升,在2021年達到60億噸。
根據新思界產業研究中心發布的
《2022-2026年中國高嶺土項目投資可行性研究報告》顯示,我國作為全球主要陶瓷和造紙國家,對于高嶺土需求較高。受益于終端產業發展帶動,我國高嶺土市場需求穩定增長,在2021年達到680萬噸左右,未來隨著高嶺土應用領域不斷開拓,市場需求仍保持穩定增長趨勢,到2025年消費量將達到755萬噸。
我國高嶺土市場化程度較高,近幾年消費需求量不斷增長,但受制于環保政策,以及我國高嶺土深加工企業的不足,我國高嶺土供應量速度增長緩慢,導致國內市場出現供不應求局面,在2019年我國高嶺土供需缺口為10萬噸左右,到2021年增長到50萬噸,預計到2023年將達到88萬噸左右。
我國高嶺土相關企業主營業務為高嶺土采選和深加工,對于尾礦的回收率較低,造成了資源浪費,且對于生態環境破壞嚴重。近幾年,隨著我國政府對于土礦資源的高度重視,以及環保政策的推行,國內高嶺土行業進入整改期,市場結構不斷優化,大型企業將較為收益。
新思界
產業分析人士表示,高嶺土包含多種礦物成分,應用領域較為寬廣,尤其是在造紙和陶瓷領域應用需求較高。我國是全球中主要的造紙和陶瓷生產國家,對于高嶺土需求較高,高嶺土市場發展潛力巨大。我國高嶺土資源豐富,但國內企業開采和深加工能力不足,導致國內高嶺土供需缺口不斷增長,未來高嶺土市場發展潛力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