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力驗證又稱室間質量評價,是一種衡量實驗室、檢測認證等機構的合格評定活動,一般按照預先制訂的準則,通過實驗室間比對,來評價參加者的能力,主要包括批量性實驗室對比能力驗證、“一對一”測量審核。常見能力驗證類型有定性比對、分割樣品檢測比對、實驗室間量值比對、實驗室間檢測比對、已知值比對、部分過程比對等。
能力驗證作為一種合格評定活動,不僅可為合格評定機構從事特定的檢測、校準和檢驗活動的能力提供客觀證據,識別合格評定機構管理和技術能力可能存在的問題和風險,也是認可機構加入和維持國際相互承認協議(MRA)的必要條件之一。
新思界
產業研究中心發布的
《中國能力驗證行業市場深度評估及2022-2026年投資可行性咨詢報告》顯示,近年來,受政策推動、國內產業升級影響,能力驗證行業總規模在持續增長,2020年中國能力驗證市場規模已超2億元,其中2020年受宏觀經濟增速放緩以及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影響,市場規模增速低于10%,其他年份增速均在10%以上。
能力驗證下游應用領域廣泛,在冶金、環境、食品、建工建材、醫療、紡織、電氣、能源以及其他領域均有應用。目前,能力驗證行業具備綜合性能力驗證服務能力的企業較少,大多數企業僅能夠提供部分細分領域的能力驗證服務,各個企業在中國能力驗證整體市場的份額均不高,行業市場集中度較低,但是在各細分市場,市場集中度差異較大。
部分領域龍頭企業一家獨大,如北京中實國金國際實驗室能力驗證研究有限公司在冶金領域能力驗證市場、生態環境部環境發展中心環境標準樣品研究所在環境領域能力驗證市場均占據大部分份額。
部分領域被幾個龍頭瓜分,且龍頭企業份額均低于50%,如中國檢驗檢疫科學研究院測試評價中心、大連中食國實檢測技術有限公司在食品領域能力驗證市場份額均比較大;中國建筑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建筑工程檢測中心、中國建材檢驗認證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在建工建材領域能力驗證市場處于龍頭地位;國家衛生健康委臨床檢驗中心、上海市臨床檢驗中心、重慶市臨床檢驗中心在醫療領域能力驗證市場份額較高。
另外,中國能力驗證行業在部分領域企業較少、份額分散、尚未形成穩定競爭格局,新進入者,仍有較大機會,如在高附加值和技術含量的高端裝備制造產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領域應用,包括信息技術、航空裝備、衛星制造與應用、軌道交通設備制造、海洋工程裝備制造、智能裝備等領域,我國能力驗證企業還比較少,市場需求正在培育中,未來機會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