鈦精礦是從鈦鐵礦或釩鈦磁鐵礦中采選出來的礦產資源,是鈦白粉、海綿鈦、鈦渣等其他鈦產品的生產原材料。全球鈦鐵礦儲量約為7.4億噸,主要集中在澳大利亞、中國、印度、南非和肯尼亞等國,其中中國鈦鐵礦儲量占全球儲量為26.5%,我國鈦鐵礦資源較為豐富,利好國內鈦精礦行業發展。
目前國內鈦精礦主要分布在云南省、四川省、海南省等地區,其中四川省是我國鈦精礦產量最高地區,根據四川省釩鈦鋼鐵產業協會數據顯示,2021年四川省鈦精礦產量達到638萬噸,同比增長8%,占全國鈦精礦總產量超過90%。目前四川省已形成了攀枝花釩鈦產業集群區域,2021年攀枝花市鈦精礦產量為530萬噸。未來隨著四川省鈦精礦產業集群區域不斷發展,相關產業鏈和配套企業將不斷壯大,進而吸引更多龍頭企業加速匯聚,從而形成鈦精礦整個行業良性循環,未來國內鈦精礦行業還有較大成長空間。
根據新思界產業研究中心發布的
《2022-2026年中國鈦精礦市場分析及發展前景研究報告》顯示,鈦精礦產業鏈上游為原材料及生產設備供應商,主要包括鈦鐵礦、釩鈦磁鐵礦等原材料以及破碎機、振動篩、濃縮機、重選設備、強磁選機等生產設備;中游為鈦精礦生產商,國內主要企業包括安寧股份、攀鋼集團、龍佰礦冶、龍蟒礦冶、重鋼西昌礦業、ST天成等;下游為應用市場,主要包括涂料、塑料、鈦材、造紙、油墨等領域。
從競爭格局來看,目前攀鋼集團是國內鈦精礦產量最大企業,其次為龍蟒礦冶、重鋼西昌和安寧股份,四家產量共計占比全國總產量為65%,行業集中較高。未來在國內雙碳目標持續推進以及環保力度不斷加強背景下,國內鈦精礦產能結構將不斷調整,中小型企業將逐漸退出市場,規模較大、技術領先的大型礦企將在產能調整中占據更多市場份額,國內鈦精礦產能結構將不斷優化,行業集中度有望進一步提升,行業發展潛力巨大。
新思界
產業分析人員表示,近年來,國內鈦精礦產量不斷增加,其中四川省是我國鈦精礦產量最大地區,占比全國總產量90%以上,且省內已形成攀枝花釩鈦產業集群區域,為國內鈦精礦行業良性循環發展奠定基礎,行業發展前景較好。從應用領域來看,鈦白粉是鈦精礦主要應用市場,鈦精礦產量受鈦白粉市場需求量影響較大,未來隨著國內建筑產業整體景氣度不斷回升,國內鈦白粉市場需求量將不斷增加,進而拉動國內鈦精礦產量不斷增長,未來國內鈦精礦行業發展前景廣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