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氧化碳資源化利用是通過工程技術手段將捕集的二氧化碳作為資源進行利用的過程,是回收二氧化碳、實現“碳中和”的重要途徑之一,主要包括生物轉化、物理利用、礦化利用、化學品合成等方法。除此之外,二氧化碳資源化利用還包括二氧化碳強化石油開采、二氧化碳驅替煤層氣、二氧化碳強化天然氣開采、二氧化碳增強頁巖氣開采、二氧化碳增強地熱開采一體化以及二氧化碳強化深部咸水層開采等。
在國家政策支持及良好的市場預期刺激下,國內多家企業及科研單位進行二氧化碳資源化利用技術研發及實驗,但總的來看,二氧化碳資源化利用技術基礎研究工作較為薄弱,大規模的工業化示范和應用較少,相關技術及產業發展還處于研發和小規模示范階段,存在能耗高、成本高、資源利用轉化效率低等問題,大規模推廣還面臨諸多挑戰。
據新思界發布的《
2022-2026年中國二氧化碳資源化利用市場可行性研究報告》顯示,目前,由于二氧化碳資源化利用技術普遍面臨生產成本高、經濟效益低等問題,因而中國開展二氧化碳資源化利用技術研發的企業及科研單位較多,也有部分企業及科研單位進行過中試,如中科綠碳等,但進入實質產業化階段的企業極少,且消納二氧化碳規模相對較大的多為技術及資金實力較強、有政策支持的國有企業,如中石化、中石油等,其中,中石化及中石油分支機構及作業場地分布于全國各地,其在二氧化碳資源化利用方面的應用主要是二氧化碳驅油,主要是在產油相對較多的中西部進行。江蘇綠碳納米科技有限公司利用二氧化碳生產碳納米管、發泡材料等產品,其位于經濟發達、下游市場需求較多的江蘇省。奧克化學利用二氧化碳生產碳酸乙烯酯的產線也位于江蘇省,未來或將在四川成都建設產線。久泰集團則位于煤炭資源豐富、煤化工企業較多的內蒙古。
新思界
分析人士認為,二氧化碳資源化利用技術既能降低碳排放量還能帶來一定的經濟效益,未來,在國家雙碳政策的加持下,石化、化工、建材、鋼鐵、有色、造紙、電力、航空等行業作為我國二氧化碳排放較大的行業面臨的碳減排壓力將越來越大,上述行業對二氧化碳資源化利用的需求較大且將更加迫切,有望成為二氧化碳資源化利用的需求大戶,存在較大需求潛力和投資機會,二氧化碳資源化利用行業企業可重點布局上述行業領域的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