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廢棄物又稱“電子垃圾”,是指廢棄的電器、電子設備以及工業生產中報廢的產品、半成品。電子廢棄物拆解是指以人工拆卸、機械拆卸、化學處理等方式將電子廢棄物進行拆卸、解體,從而再生利用與處置的過程。
電子廢棄物中含有鉛、汞、鎘、聚氯乙烯等多種有害物質,處理不當會對環境、土壤、水源、動植物、人體等產生較大危害;但同時電子廢棄物中還含有銅、鋁、鐵以及各種稀貴金屬資源,有較高的利用價值,因此電子廢棄物拆解是符合綠色循環經濟、可持續發展規劃的重要行業,發展前景較好。
電子廢棄物主要包括廢棄的打印機、電熱水器、燃氣熱水器、吸油煙機、手機、電視機、洗衣機、冰箱、空調、電腦等。近年來,在國內電子信息、5G、物聯網、智慧產業快速發展以及國民生活水平不斷提升背景下,電子產品被廢棄與淘汰速度不斷加快,電子廢棄物產生量不斷提升。2021年國內電子廢棄物產生量已超7.5億臺,同比增長10.2%。龐大的電子廢棄物產生量為國內電子廢棄物拆解行業帶來了廣闊需求空間,行業發展潛力巨大。
同時,電子廢棄物拆解行業受國家政策大力支持。具體來看,2009年發布的《廢棄電器電子產品處理目錄(第一批)》與2014年發布的《廢棄電器電子產品處理目錄(2014版)》為電子廢棄物拆解業務的產品類別、補貼標準、監管機制等提供了參考依據;此外,還有2021年3月發布的《關于調整廢棄電器電子產品處理基金補貼標準的通知》、2021年7月發布的《十四五循環經濟發展規劃》均大力支持與促進電子廢棄物拆解行業發展。
在需求持續增長驅動以及國家政策大力支持背景下,我國電子廢棄物拆解量不斷提升,根據新思界產業研究中心發布的
《2022-2027年電子廢棄物拆解行業市場深度調研及投資前景預測分析報告》顯示,2021年國內電子廢棄物拆解量約為2.1億臺,拆解率僅不到28%。目前國內電子廢棄物拆解率還比較低,未來本土企業還需不斷提升相關技術水平以及引進先進設備,進而促進拆解率不斷提升、行業發展速度不斷加快。
新思界
產業分析人員表示,現階段,我國電子廢棄物拆解企業主要包括綠源環保、鑫廣再生、中再資源環境、格林循環、啟迪環境、格力電器、TCL奧博環保、和昌環保、萬忠廢舊材料等。其中中再資源環境、格林循環、啟迪環境、格力電器、TCL奧博環保是目前國內電子廢棄物拆解市場龍頭企業,2021年五家企業占比市場份額接近65%,行業集中度較高。未來在電子廢棄物產生量不斷提升以及本土企業快速發展背景下,國內電子廢棄物拆解行業發展趨勢向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