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泥漿,又稱建筑泥漿,是指在房屋建筑、地鐵隧道、橋梁樁基等工程建設過程中產生的泥水混合物,屬于建筑垃圾的一類。根據產生方式不同,工程泥漿可分為非開挖施工、鉆孔樁基施工、泥水盾構施工、地下連續墻施工泥漿等。建筑泥漿的不當排放會造成河道淤塞、下水道堵塞、水土流失、環境污染、破壞市政設施等不利影響,因此,為保證工程泥漿危害降低,工程泥漿處理行業應運而生,成為建筑垃圾處理行業的新興領域。
工程泥漿處理是指對泥漿進行無害化、穩定化、減量化處理及資源化利用的過程。根據新思界產業研究中心發布的
《2023-2027年中國工程泥漿處理市場可行性研究報告》顯示,目前常見的工程泥漿處理方式主要有沉淀池沉淀法、固液分離法、固化處理法、坑內填埋法等。其中固液分離法中的化學絮凝法是目前處理工程泥漿的主流方法,是指在泥漿中加入絮凝劑,再通過化學反應破壞泥漿的膠體結構,進而實現泥漿水泥分離目的的方法。
當前在國內城鎮化進程不斷加快以及建筑業快速發展背景下,工程泥漿等建筑垃圾產生量持續上漲,進而帶動工程泥漿處理市場需求不斷增加。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22年全國建筑業總產值達311980億元,同比增長6.5%,房屋建筑施工面積達156億平方米。在此背景下,當前國內工程泥漿年產量達3億立方米以上,帶動工程泥漿處理需求持續上漲、規模不斷擴大。
與歐美發達國家相比,當前我國工程泥漿處理量與資源化率還處于較低水平,行業尚處初期發展階段。2021年國家發布的《“十四五”循環經濟發展規劃》提出,到2025年,建筑垃圾綜合利用率達到60%。工程泥漿作為建筑垃圾的細分品類之一,未來在政策持續利好下,其行業發展空間巨大。
新思界
行業分析人士表示,工程泥漿處理是建筑垃圾處理的新興領域,當前在國內城鎮化進程不斷加快背景下,其需求不斷提升,行業發展空間廣闊。但受起步時間較晚、技術水平較高等因素影響,國內專門從事工程泥漿處理領域的企業數量較少,主要企業有路德環境、泉州眾合、河南銳實達、西安天瑞、瑞特環保、華泰環保、科盛合環保等。目前國內工程泥漿處理企業多為中小型企業,且分布較為分散,尚未形成全國性的競爭市場,行業集中度較低,未來行業成長空間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