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水屬于化妝品的細分品類之一,其生產工序主要是將香料、香精溶于乙醇溶液,再加入殺菌劑、抗氧化劑、表面活性劑等助劑,使溶液散發出濃郁、怡人的香氣,起到掩蓋氣味、緩解緊張情緒等作用,常噴灑在手帕、衣襟等物品上。目前,香水種類十分豐富,具有多種分類方式。根據濃度不同,香水可分為濃香水、淡香水、淡香精、古龍水等;根據香型不同,香水大致可分為柑橘香型、木香型、果香型、花香型、青香型等。
香水的銷售渠道大致可分為京東、淘寶、唯品會等線上銷售渠道以及專賣店、美妝店、商場專柜、精品店等線下銷售渠道。近年來,我國線上購物人數逐漸增多,淘寶、京東等傳統電商已經成熟,直播電商逐漸興起,香水線上渠道銷售占比穩定增長。從2015年到2022年,我國香水線上渠道銷售占比由11.57%提高至32.48%。由于受到線上銷售渠道的擠壓,美妝店、商場專柜等香水線下銷售渠道受到一定影響,線下渠道銷售占比逐漸下降。2022年,我國香水線下渠道銷售占比為67.52%。
根據新思界產業研究中心發布的
《2023-2027年中國香水行業市場供需調研咨詢報告》顯示,近年來,我國居民消費能力逐漸提高,對自身的關注度逐漸提升,悅己意識逐漸覺醒,香水作為提升自身氣質的重要工具,市場滲透率不斷增長。隨著我國消費者對香水認可度逐漸提升,香水使用場景逐漸轉向日常化,使用頻率持續提高,市場需求逐漸增長。在此背景下,我國香水市場規模呈現出逐年增長的態勢。從2019年到2022年,我國香水市場規模由98.21億元增長至110.46億元,年均復合增長率為4.00%。
新思界
行業分析人士表示,目前,我國香水市場潛力較大,企業數量較多。國外香水品牌主要有香奈兒、迪奧、CalvinKlein、歐萊雅、Versace、嬌蘭、Burberry、Gucci、Hermes、寶格麗、雅詩蘭黛、TF、安娜蘇、LOEWE等,國內香水品牌主要有氣味圖書館、艾琳、高夫、美素、芭莉奧、自然實驗室、亞菲兒等。由于國外香水品牌進入中國市場較早,產品質量好高,產品種類較為豐富,品牌知名度較高,占據了我國高端市場。國內香水企業則起步較晚,生產技術相對較弱,自主研發能力較低,品牌建設不完善,主要聚集在低端市場。隨著“國潮”興起,我國香水企業逐漸崛起,產品質量逐漸提升,更新迭代速度加快,市場競爭力逐漸提升,逐漸向中高端市場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