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擬偶像是一種通過動畫、繪畫、GG等形式制作的人工形象,其具有形象可控、壽命長等特點,可參與游戲、美妝、舞蹈、音樂、直播等活動。在泛娛樂時代背景下,虛擬偶像隨AI技術的突破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
虛擬偶像根據驅動方式不同可分為中之人驅動和AI驅動。其中AI驅動指通過人工智能技術來合成虛擬偶像的聲音、形象及動作;中之人驅動是指使用動作捕捉系統完成動作、語音的合成。
隨著互聯網技術不斷進步,國民生活水平不斷提升,智能移動設備普及率不斷提高,近年來我國互聯網普及率不斷提升,網民規模不斷擴大,虛擬偶像具有良好發展基礎。根據互聯網信息中心發布的數據,截至2023年6月,我國網民規模達10.79億人,較2022年12月增長1109萬人,互聯網普及率達76.4%。
根據新思界產業研究中心發布的
《2024-2028年年中國虛擬偶像行業市場深度調研與發展趨勢預測研究報告》顯示,隨著國產優質游戲、動漫數量不斷增加,以及新一代消費群體成長,對新事物接受度不斷提升,近年來我國二次元用戶數量不斷增長,虛擬偶像受眾群體不斷拓展。在虛擬現實、全息投影等技術不斷進步的背景下,虛擬偶像制作經營成本有所下降,疊加周邊產出規模不斷擴張,二次元用戶消費能力及消費意愿不斷增強,近年來虛擬偶像帶動市場規模快速增長,2023年超過3300億元,行業呈現良好發展態勢。
由于發展時間短,相關標準不完善,目前市場上虛擬偶像種類較多,質量參差不齊,同時存在交互能力弱、商業模式不成熟、變現難度大等問題,行業發展仍面臨一定挑戰。現階段我國虛擬偶像行業內企業有訊飛音樂、元圓科技等。
新思界
行業分析人士表示,目前虛擬偶像仍處于發展初期,其在各個領域的滲透率仍處于較低水平,行業具有較大發展潛力。隨著元宇宙熱度不斷攀升,市場對虛擬現實產業關注度不斷提升,虛擬偶像在游戲、直播等場景中的應用將不斷深入,國內企業需要加大研發投入,不斷提升建模渲染技術,優化運營模式,推動其向智能化、定制化等方向發展,為消費者提供良好的視覺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