鯊魚酸(Selacholeic Acid)最早是從鯊魚腦組織中分離出來,被發現至今已有90多年,其生理功能已經明確。鯊魚酸屬于ω-9型長鏈單不飽和脂肪酸,化學名為順-15-二十四碳烯酸,具有修復受損神經并促其再生、提高腦神經活躍度、防止腦神經衰老、改善中樞神經系統等作用,主要用在保健品、食品領域。
我國對鯊魚酸的研究起步較晚,其生理作用的發現僅有30余年的歷史,應用也相對較晚。但在國家的重視和支持下,1996年,科學家在云南省發現了一種我國獨有的天然植物,并從中成功分離、提取出高純度的鯊魚酸;其采用的是金屬沉淀法,具有成本低、收獲率高、能較好地去除低碳酸飽和及不飽和脂肪酸的優點。2005年,王性炎教授等從槭樹喬木元寶楓的果油中也發現了鯊魚酸。此外,中科院青島生物能源與過程研究所李福利團隊,從自然界微藻資源中篩選得到一株微藻,其油脂含量超過57%,其中鯊魚酸占中性脂的6%以上,屬國際上首次發現富含高比例鯊魚酸的微藻品種。
2011年3月,國家衛計委批準元寶楓籽油為新食品原料,為相關功能食品開發奠定了法律基礎。2017年5月,順-15-二十四碳烯酸(即鯊魚酸)被國家衛健委批準為新食品原料,為鯊魚酸在國內市場的應用奠定了基礎。近幾年,鯊魚酸在我國的應用量還比較小,但在國家政策支持下,國內鯊魚酸需求量正以較快速度增長。
從需求來看,近年來,伴隨著國家政策的放開,以及鯊魚酸應用研究及產品開發的加速發展,國內鯊魚酸市場需求量以較快增速增加。根據新思界產業研究中心發布的
《2024年全球及中國鯊魚酸產業深度研究報告》顯示,2023年我國鯊魚酸需求量增至3噸。預計未來,隨著鯊魚酸應用開發程度加深,下游用戶對鯊魚酸認知度提升以及鯊魚酸產品價格整體下滑,國內鯊魚酸需求量仍將以較快速度增長。
從競爭格局來看,目前我國鯊魚酸行業已形成較為明朗的競爭格局。其中,西安岳達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陜西富恒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兩家企業鯊魚酸產量份額相對靠前,二者產量份額合計超過50%。除此之外,菏澤中禾健元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山西百利恒康醫藥科技有限公司等也在國內鯊魚酸市場占據一定的市場份額。然而,未來隨著新企業的進入以及既有企業調整業務布局,國內鯊魚酸行業競爭格局仍將會發生變化。
新思界
產業分析人員表示,隨著國內對于鯊魚酸研究的逐漸深入,以及其產品功效為更多人所了解和認可,國內消費者對于鯊魚酸終端產品的需求市場將不斷擴大,從而使國內消費需求迅速提升。鯊魚酸生產企業可以利用鯊魚酸原料生產商優勢和技術優勢,增強下游產品開發的技術儲備,密切關注國際市場中有關下游產品的開發和市場動態,積極開發下游產品,從而形成全產業鏈優勢,搶占國內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