葫蘆巴堿又稱為煙酸甜菜堿,學名為三甲基黃嘌呤,是一種含氮的堿性化合物,外觀為白色結晶性粉末,溶于甲醇和水。
葫蘆巴堿具有多種生理學功能,包括抗氧化、降血糖、清除自由基、改善線粒體功能、提高肌肉力量、減少細胞損傷、改善認知功能等,基于此,葫蘆巴堿在醫藥、化妝品、食品、保健品等領域展現出了良好應用前景。
NAD+(煙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是細胞能量代謝的關鍵輔因子,隨著年齡增長,細胞中NAD+水平會下降。線粒體功能障礙、NAD+水平下降是骨骼肌衰老、肌少癥的重要標志,哺乳動物可從不同前體物質中產生NAD+。
葫蘆巴堿是潛力新NAD+前體物質,相比于煙酰胺單核苷酸(NMN)、煙酰胺核苷(NR)、煙酸(NA)、煙酰胺(NAM)、煙酰胺核糖(NR)等NAD+前體物質,目前葫蘆巴堿研究和應用案例仍較少,市場上主要產品有Nootropicsdepot推出的胡蘆巴提取物膠囊、Arkopharma實驗室開發出的葫蘆巴膠囊等。
根據新思界產業研究中心發布的《
2024-2029年中國葫蘆巴堿行業市場深度調研及發展前景預測報告》顯示,相比于NMN,葫蘆巴堿在血清中可長時間維持高濃度,且副作用少、耐受性良好。目前全球NMN市場處于增長中,但受各地法規影響,未來NMN市場發展前景不明朗。葫蘆巴堿作為NMN的新替代品,市場或迎來發展機遇。
葫蘆巴堿屬于吡啶類生物堿,主要來源于豆科植物葫蘆巴,此外其還存在于咖啡豆、苜蓿、桑葉、蘿卜、大豆等植物中,及軟體動物、海洋魚類和哺乳動物中。咖啡豆是僅次于葫蘆巴的葫蘆巴堿主要來源,目前測定咖啡豆中葫蘆巴堿的方法較多,包括高效液相色譜法、分光光度法等。
葫蘆巴為豆科葫蘆巴屬一年生草本植物,原產西非,目前已經廣泛分布在非洲、歐洲、亞洲等地區,其中印度是全球最大的葫蘆巴生產國之一。我國葫蘆巴多種植在三北地區、中南地區,主產于安徽、四川、河南地區。葫蘆巴主要用途包括烹飪、藥用、營養補充及體重管理等。
新思界
行業分析人士表示,葫蘆巴堿是葫蘆巴的主要生物堿成分,具有抗氧化、抗炎、神經保護等左右,可用作醫藥中間體、營養補充劑、保健原料等。目前葫蘆巴堿已經實現商業化,但商業化產品較少,市場可開發空間廣闊,未來隨著研究深入,未來將會有更多以葫蘆巴堿為主要成分的產品被開發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