碲酸鹽玻璃,是以二氧化碲(TeO2)為主要組分的透紅外玻璃,具有優越的光學性能,屬于紅外玻璃的一種。
碲酸鹽玻璃可以用來制造多種光學元件,例如紅外截止濾光片、紅外窗口、激光介質等,應用在傳感器、探測器、激光器、夜視儀、光學儀器以及光通信等領域。例如在紅外探測器領域,碲酸鹽玻璃可用作紅外窗口材料,最大限度地透過紅外光,避免其他波長的光干擾,使探測器靈敏探測紅外光。
碲酸鹽玻璃制備流程與其他紅外玻璃基本一致,主要是篩選原材料,將配料細磨成粉末后混合均勻,在坩堝中高溫熔制至原材料完全熔融,自然冷卻至室溫等環節。
二氧化碲(TeO2)單獨熔融難以制備碲酸鹽玻璃,需要加入氧化物或者鹵化物以提高玻璃穩定性,通常以二氧化碲、五氧化二鈮(Nb2O5)為主要成分進行制備,根據需求還可以添加其他氧化物,碲鈮鋅玻璃是常見產品之一,主要成分為二氧化碲、五氧化二鈮、氧化鋅(ZnO)。
碲酸鹽玻璃可采用稀土元素進行摻雜,以進一步提高性能,不同稀土離子的摻入對碲酸鹽玻璃的性能影響存在差異。例如摻Er3+碲酸鹽玻璃光譜性質得到提升;Er3+和Yb3+共摻碲酸鹽玻璃吸收和熒光光譜性質得到優化;Er3+和Tm3+共摻碲酸鹽玻璃提高了中近紅外超寬帶發光性質;Tm3+和Ho3+共摻雜碲酸鹽玻璃具有良好的2μm熒光性質;Er3+/Yb3+/Tm3+共摻碲酸鹽玻璃常規熒光譜區域明顯加寬。
新思界
行業分析人士表示,我國在碲酸鹽玻璃領域的研究不斷深入,相關專利不斷增多,主要有中國科學院上海光機所的“碲酸鹽玻璃及其制備方法”、“銀納米摻雜的碲酸鹽玻璃及其制備方法”,北方工業大學的“一種高折射率碲酸鹽玻璃及其制備方法”,吉林師范大學的“一種碲酸鹽玻璃光纖及其制備方法”,西安郵電大學的“一種基于碲酸鹽玻璃光纖的后向泵浦拉曼光纖放大器”,東北大學的“一種基于熒光強度比的碲酸鹽玻璃,溫度傳感系統及其制作方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