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料燃燒釋放熱量產生蒸汽,驅動汽輪機做功發電,使用后的蒸汽依然存在熱能,可以排汽供熱,同時可利用熱能產生冷水實現制冷,這種利用一種能源同時提供電、熱、冷的技術,即熱電冷聯產,英文縮寫CCHP。
熱電冷聯產生產的蒸汽首先用于發電,在冬季,推動汽輪機做功后的蒸汽達到一定壓力與溫度時,直接排汽供熱,在夏季,推動汽輪機做功后的蒸汽驅動制冷機生產冷水,可用于空調制冷以及用作工業冷水。熱電冷聯產在保障電力供應的同時,提供集中供熱、供冷服務,經濟效益明顯。
熱電冷聯產常見的燃料是天然氣,其系統主要由燃氣輪機/外燃機、發電機、余熱鍋爐、吸收式制冷機/壓縮式制冷機等組成。在制冷機方面,主要采用溴化鋰吸收式制冷機,其以溴化鋰為吸收劑,以水為制冷劑,利用溴化鋰與水之間的相互作用實現制冷,來生產冷水。
近幾年,我國熱電冷聯產行業規模不斷擴大。2020年2月,國家電投東莞立沙島2×200MW級天然氣熱電冷聯產項目第一套機組進入商業運營;2022年11月,大唐國際佛山熱電冷聯產項目2號機組投產,項目采用2×470MW“一拖一”F級燃氣-蒸汽聯合循環發電機組;2024年8月,能源集團惠州新材料產業園熱電冷聯產項目動工,規劃建設2×460MW級聯合循環熱電冷聯產機組,以天然氣為燃料。
國家發改委修訂發布的新版《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2024年本)》于2024年2月1日正式施行,其鼓勵類項目電力板塊包括煤電技術及裝備,提出發展背壓(抽背)型熱電聯產、熱電冷多聯產。這將推動我國以煤為燃料的熱電冷聯產行業發展。
新思界
行業分析人士表示,為實現可持續發展,完成碳達峰、碳中和戰略目標,我國政府在推動各行業節能減排、技術升級換代方面力度不斷加大,電力、供熱行業能耗高、污染大,是重點關注領域之一。同時,我國電力、供熱行業降本增效、提高經濟效益的意愿也在不斷增強,在此背景下,熱電冷聯產行業發展前景廣闊。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