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種鋼材是指具有特殊的化學成分、采用特殊的工藝生產、具備特殊的組織和性能、能夠滿足特殊需要的鋼類。憑借高強度、高耐磨、耐腐蝕、耐高溫等獨特優勢,特種鋼材廣泛應用于建筑、交通運輸、航空航天、能源以及機械制造等眾多領域,為現代工業的發展筑牢根基,推動著各個行業不斷邁向新的高度,成為支撐國民經濟發展和科技創新的關鍵材料。
中國特種鋼材行業起步于20世紀初,從最初依賴進口、技術落后、產品種類單一,到如今實現了從低端到高端的跨越,經歷了漫長而艱辛的發展歷程。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特種鋼材行業快速發展,形成了國有企業主導、民營企業積極參與的多元化格局。進入21世紀,在國家對高新技術產業的大力扶持下,技術創新和產業升級步伐持續加快,寶鋼、鞍鋼等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企業不斷崛起,產品在國際市場的競爭力也逐步提升。
根據新思界產業研究中心發布的
《2025-2030年中國特種鋼材行業市場深度調研及發展前景預測報告》顯示,隨著中國制造業向高端化、智能化轉型,特種鋼材的需求量持續攀升。特別是在新能源領域,風電、核電等清潔能源項目的快速發展,對耐腐蝕、耐高溫的特種鋼材提出了更高要求。在此背景下,國家“十四五”規劃明確提出,要加快高端材料領域的自主創新,推動特種鋼材等高附加值產品的研發和應用。2024年5月,國務院印發《2024-2025年節能降碳行動方案》,提出要大力發展高性能特種鋼等高端鋼鐵產品,嚴控低附加值基礎原材料產品出口。政策的持續加碼為中國特種鋼材行業發展注入了強勁動力。
同時,中國近些年在特種鋼材領域不斷取得技術突破。例如,2024年,中國成功完成2200兆帕超級鋼的技術研發,打破了美日在該領域的技術壟斷。這種超級鋼硬度極高,可用于建造潛艇,能大幅提升潛艇的抗壓能力和下潛深度;不過在將其應用于潛艇建造時,還面臨焊接和塑形等難題,如缺乏大型卷板機來卷起這種高硬度鋼材。此外,河鋼在泄漏預測模型研發技術上達到國際領先水平,打破了外國壟斷;唐鋼在過渡爐鋼制造和二級槍支傳感器研發上取得突破,傳感器性能優于進口產品。
新思界
行業分析人士表示,未來,中國特種鋼材行業有望繼續保持快速發展態勢,持續為實現制造業強國目標提供有力支撐。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和市場需求的變化,行業將不斷優化產品結構,提升技術水平,加強國際合作與競爭,在全球特種鋼材領域占據更加重要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