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社會融資規模是指一定時期和一定區域內實體經濟從金融體系獲得的資金總額,是增量概念。2月3日,中國人民銀行發布2014年地區社會融資規模統計數據。其中,江蘇省以13440億元的社會融資規模居全國首位。廣東和北京分別以13173億元和12877億元的地區社會融資規模分列第二、第三。與人民幣貸款相比,地區社會融資規模較全面地反映了當地實體經濟從整個金融體系獲得的資金支持。
數據顯示,山東、浙江和上海分別以9292億元、7998億元和7761億元位居地區社會融資規模的第四位、第五位和第六位。
此前央行公布的數據顯示,2014年全國全年社會融資規模達到16.46萬億元,比上年少8598億元。其中,人民幣貸款增加9.78萬億元,同比多增8900億元;外幣貸款折合人民幣增加3554億元,同比少增2294億元;委托貸款增加2.51萬億元,同比少增396億元;信托貸款增加5174億元,同比少增1.32萬億元;未貼現的銀行承兌匯票減少1285億元,同比少增9041億元;企業債券凈融資2.43萬億元,同比多6142億元;非金融企業境內股票融資4350億元,同比多2131億元。2014年12月份社會融資規模為1.69萬億元,分別比上月和上年同期多5486億元和4413億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