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年半時間,深圳共投入各類民辦教育專項資金30億元。深圳相關民辦教育發展辦理報告近日提交市人大審議,力爭用三至五年時間形成投入主體多元、國際化水平較高、與公辦教育協調互補的民辦教育格局。
《市政府關于促進深圳民辦教育發展的重點建議辦理情況的報告》近日提交市人大審議。據介紹,市政府對民辦教育事業的資金支持中,從城市教育附加收入和地方教育附加收入中分別拿出14 .85%和15%用于支持民辦教育和學前教育發展。2011-2014年上半年,全市用于支持民辦教育發展的專項資金達19億元,支持學前教育發展的專項經費約11億元。全市市一級以上民辦學校達84%。深圳民辦教育發展也吸引社會資本新一輪投入,近三年來,社會資本新增或配套投入達8000多萬元。
市教育局通過多種途徑不斷提升民辦學校的師資力量。設置長期從教津貼,對在民辦學校連續從教三年以上的專任教師每人每月發放300-1000元不等的補貼,減少公、民辦教師收入差距,穩定了民辦學校教師隊伍,2013年民辦教師流動率同比下降16.2%。開展公、民辦普通高中結對幫扶活動,加快提升民辦普通高中管理和辦學水平,目前全市已有26對公、民辦普通高中簽訂了為期3年的結對幫扶協議。《報告》要求,力爭用三至五年時間,形成投入主體多元、辦學規范、模式多樣、國際化水平較高、與公辦教育協調互補的民辦教育格局。
市人大教科文衛工委初審建議,政府的支持是民辦教育發展的重要推動力。市、區兩級政府要進一步采取有力措施,加大對民辦教育發展資金和政策方面的扶持力度,特別要提高民辦教師待遇,穩定民辦學校教師隊伍,吸引更多優秀教師投身于民辦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