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民銀行1月15日發布了2014年我國主要金融數據,在新增貸款創下歷史紀錄的同時,貨幣供應量增速明顯放緩為近年來新低。
統計顯示,2014年我國人民幣貸款增加9.78萬億元,不僅比上年多增8900億元,而且高于2009年創下的9.59萬億元的最高紀錄。
在信貸創新高的同時,結構有所優化。央行數據顯示,2014年小微企業貸款增速快于各項貸款平均增速,保障性安居工程貸款增速超過五成,產能過剩行業貸款繼續收縮,直接融資占比也創下了歷史新高。直接融資在2014年增長也較快。數據顯示,2014年,非金融企業境內債券和股票融資合計2.86萬億元,占同期社會融資規模的17.3%,較上年提高5.5個百分點。直接融資金額和占比雙雙創下歷史最高水平。亮點還在于2014年企業中長期貸款增長持續上升,尤其是12月份企業新增中長期貸款5289億元,較上月大幅增加2410億元,專家認為這會對未來投資形成支持。
從央行發布的2014年全年金融數據來看,無論是信貸投放還是直接融資都創下新高,顯示全社會的融資總量和流動性較為充裕,金融對實體經濟的支持力度不減。2015年央行貨幣信貸與金融市場工作會議提出,繼續實施穩健的貨幣政策,更加注重松緊適度、定向調控和改革創新。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引導貨幣信貸和社會融資平穩適度增長,為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營造中性適度的貨幣金融環境。
2015年,央行將加大金融對實體經濟的支持,進一步降低融資成本。解決企業融資成本高問題不能僅依靠貨幣金融政策,更要建立長效機制。“必須深化經濟體制改革。”央行研究局副局長王宇認為,要在保持穩健的貨幣政策的同時,通過加快利率市場化改革、發展直接融資等從根本上解決融資貴問題。